心理学家:有四种工作,非常适合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人

文 / 第一心理
2022-03-12 09:2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工作,相信是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后一直感到困扰的问题。

因为社会上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和其他人进行社交与配合。我们总是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为其贴上内向或外向的性格标签。

不过在心理学概念中,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性格,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个体所具备的独特气质。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语言和情感类型都是属于比较向内倾斜的,那么他就可以被认定为是一个有些内向的人。

不少心理学家也试着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过调查分析,在心理学家艾森克看来,那些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更加在乎自己的想法,也喜欢独自生活。

他们不喜欢与别人交往,为人安静,很难融入到群体生活当中,更享受独处的快乐。

哪怕是在路上偶遇,或是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接,这样简单有限的社会交往中,他们也常常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正因如此,不少人都觉得性格内向的人总是过于冷淡疏远,似乎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

甚至有人提出,性格内向的人并不适合在社会中发展,因为他们并不具备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更不能和他人配合完成一些工作。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性格内向的人并不是不具备工作能力,只是他们不想要和他人协商。

内向的人往往更加自立自强,他们总是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他们也不存在社交障碍,只是单纯的不愿意进行过多无用的社交。

同时内向与外向只是不同性格的外在表现,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其分出好坏优劣。

这些性格内向的人不喜欢和他人进行社交,大多是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模式。

仅仅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他们大可以毫无顾忌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是如果与别人合作,或是需要群体共同完成某个目标。

他们就需要不停顾及到其他人的想法,这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束手束脚,做事情不能得心应手。同时受到其他人能力和想法的影响,他们也总是会觉得事情的最终成果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反而不如自己独立完成工作。

从好的方面来看,这类人往往能够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丰厚的诱惑所动摇。

因为他们总是花大部分时间与自己独处,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自己之间后的人生规划,对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某项工作时,总是会看他之前有没有过类似的工作经验,在工作时能否表现出得心应手的感觉。

因此对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首先明白自己的性格特点。

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性格去制定一定的计划,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实现效益最大化。下面这四种工作就非常适合性格内向的人,也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人际往来。

  • 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更加认真,也能够观察到一些其他人无法注意到的小细节。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处理一些行业内部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现在非常高薪的程序设计职位,或是产品开发等职位。

  • 财务相关的工作

因为性格内向的人心思更加细腻,因此他们会更适合一次行为复杂,对精细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财务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类的工作,都要求工作人员做事有耐心,并且能够做到精益求精熟能生巧,性格内向的人总是可以恰到好处的完成这些工作要求。

  • 学术与科研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发现,那些学有所成的科研工作者大多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因为这些性格内向的人并不喜欢社交,反而喜欢花大量的时间去独处与思考。他们常常会思考一些非常深入的问题,因此更能够发现并创造新的技术。

这样的性格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术研究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反而是许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先天优势。如果这些人同时具备相应的学识或才华,想必一定能够成为某些行业中的顶尖人才。

  • 需要创意的岗位

当然因为性格内向的人善于思考,他们也非常适合从事一些与艺术或创造有关的工作。

他们的脑海中总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新奇的点子,这类工作可以有效的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并且以更加完整的姿态呈现给其他人。

总的来说,尽管性格外向的人在社会中很有可能会获得更多便利,但是性格内向并不一定是不好的。

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性格内向的人也可以找到一些只有他们才能够驾驭的工作。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