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的完美之重 |《走出抑郁症》

文 / 健康贴心宝
2021-12-13 09:16

追求完美似乎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习惯。

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将获得100分视做完美,并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认真地纠结今后究竟是去清华还是北大读书。

尽管绝大多数的我们在此后的学习生涯中离这两个目标越来越远。

但是不犯错误、追求卓越的意识已经内化到了我们的种种行为中,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知什么时候起,完成一件任务开始变得十分困难。

由于想要将事情做到毫无差错,本来简单的任务也不敢轻易着手,患得患失。

总在幻想有一天会准备得万无一失,到那时似乎所有的困难都会引刃而解,任务就能完美地解决。

可在幻想中,时间已经悄然溜走,而我们却还在原地打转。

ddl(deadline-截止期限)到来之日,只好一边自责一边匆匆赶做,马虎了事。

更糟糕的是,当下一次任务来临时,自己仍然会陷入相同的境地,陷入恶性循环。

01

完美主义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很大程度上都跟童年时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关。

幼儿自身是缺乏行为能力的,需要抚养者妥当的照顾才获得安全感,身心才能健康地发展。

但现在很多“虎爸虎妈”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应有的无偿的关怀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他们在言行中时常给儿童传达一种“你要是不优秀,你就不值得被爱”的信号。

殊不知在这种所谓的对孩子有益的鞭策下,更是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抑郁与焦虑的种子。

长大后的完美主义者心里会有一个内化的严厉的父母,当他们的表现没达到自己的高要求时,内在父母就会跳出来指责他们,让完美主义者感觉到自责与焦虑。

完美主义,不仅是让人陷入了停不下来的漩涡之中,更是会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消极的影响。

02

完美主义与抑郁症

在《正午之魔》中,安德鲁·所罗门将抑郁症比作裹缠在树上的藤蔓,它们依附于树,攫取树的能量,遮蔽树的阳光,一点点蚕食掉生命的活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不时的感到痛苦。

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好友发生争吵、与恋人分手,这些都是会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事件。

然而抑郁症却会让人体会到更加严重极端的、持续时间更长的情绪低落,甚至干扰到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抑郁症首先剥夺了一个人体验快乐的能力,曾经拥有的爱好现在都无法再让人感到乐趣,生命中的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落满尘埃。

再之后,其他情绪也会被遗忘。

安德鲁·所罗门在书中写到:“你失去了信任任何人的能力,失去了被感动的能力,失去了悲痛的能力。

最终,你干脆在自己的人生中缺席。”

抑郁症的成因十分复杂,目前心理学研究主要从生理、环境、心理等因素进行解释。

抑郁症通常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

生理因素包括抑郁症的家族遗传、神经递质的平衡破坏、激素及免疫系统异常、前额叶皮质异常等。

环境因素包括突发性的压力事件(比如失去亲人、工作或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等)、慢性压力(例如工作学业压力、贫穷、家庭关系紧张)等。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遇到压力事件或长期处于压力情境中都会引发抑郁症,这还和个人的人格和思维模式有关系。

其中,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很可能对压力事件更加敏感,从而成为了抑郁症的易感因素。

03

完美主义者难以把事情完成

完美主义者通常会奉行这么一则信条 ——“要么全部,要么全不”。

对完美的追求会让完美主义者们经常迟迟不能开始做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拖延症。

完美主义者也会执着地完成“二八原则”中那最费精力的百分之二,导致他们付出很多无谓的精力,而得不到相等的回报。

其实有时候我会感觉,有些事情差不多就得了,不一定要做到 100% 完美。

因为世界上不仅存在所谓的“工匠精神”,更有个与我们更相关的术语叫做“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

如果不自己用脑思考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策略,一昧地坚持做到完美,最后可能也会落下个“捡芝麻丢西瓜”的后果。

04

完美主义影响身心健康

完美主义、过分的自责是很多心理疾病的开始。

过度的自我苛责会使完美主义者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体长期保持活跃,让完美主义者长期处于 fight-or-flight 的高度精神紧张。

长此以往,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甚至有可能患上精神上的疾病,严重者更是会有自杀的倾向。

最后的话

想要舍弃完美主义,走出思维模式的舒适圈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要明白的是,正如抑郁症的反面不是纯粹开心无忧的生活,完美主义的反面也不是糟糕透顶的零分。

生活中本来就蕴含着酸甜苦辣的情绪,喜悦和痛苦参半,忙碌与焦虑不时来临。

我们不能用完美主义去对抗完美主义,沉湎于幻想而草草应付当下的生活,过着“临时人生”。

相反,承认生活本就是被各种麻烦和不完美占据,再试着带上尚未发霉的勇气,重新去打量这个世界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