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 认床,真的是我“矫情”了吗?

文 / 健康些事儿
2021-10-12 20:18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出差、旅行住酒店,朋友家留宿,明明身体很疲惫,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便入睡也不安稳,稍有响动就会被吵醒。

国庆假期刚过,朋友们在分享旅行乐趣的同时,也普遍提到一个问题——认床。旅行本应是令人身心愉悦的事儿,可很多人却是兴高采烈的出发,身心疲惫而归。他们会担心自己由于“认床”睡不着觉、睡不好觉。

在旅行中,环境的突然变化、运动量骤然增加、作息规律被打乱等,着实容易出现失眠问题。旅行失眠会影响体力的恢复,让人无法精力充沛地享受接下来的旅行时光,还可能会在旅行结束时身心疲惫,甚至出现感冒、肠胃炎等状况,让旅行体验大打折扣。

什么是“第一晚效应(FNE)”?

“认床”不只是简单地不喜欢新床而已,而代表了一种更加普遍的现象。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睡不好觉的真正原因是不适应陌生环境,而这种不适感往往只在第一晚才会表现出来,到了第二晚就消失了。

很多人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会有“安全感”,一旦换新床或者只要不是在常睡的床上,就会缺乏“安全感”,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我们把一些人换床后无法入睡的现象称为“第一晚效应”。

资料显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工作压力、不良夜生活习惯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其中不少人因经常出差不能在睡熟悉的床上,或入睡前情绪变化、精神亢奋或紧张等而难以入眠,深受“第一晚效应”的困扰,严重影响次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动物界也“认床”?

其实在鸟类与海洋哺乳动物里,陌生环境里半梦半醒的睡眠状态屡见不鲜。这些动物在睡觉时,如果周围的环境让他们感觉会受到威胁,就会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一半大脑休息,另一半大脑则时刻保持警觉——以便实时地对周围环境可能存在的突发状况做出反应。

1999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Charles Amlaner教授发现,当鸟群一起休息时,睡在边上的鸟,就会自动担负起“半梦半醒”的“守夜”角色。Amlaner博士让一群鸭子排成排睡觉,在队伍最前端、隐蔽性较好的鸭子睡着时,双眼都闭着的,但睡在队伍末尾、靠外边的鸭子,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半边大脑休息,而且会把睁着的那只眼睛朝向天敌可能侵袭的方向。

为什么会出现“认床”现象呢?

日本有一句谚语说的是换了枕头就睡不好。美国布朗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佐佐木柚香博士从小在日本长大,对谚语所说深有身受,想一探其潜在的生理机制的奥秘。于是,她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仪器解开了这个谜团。

研究人员招募了35位平日里睡眠正常的志愿者,让他们在陌生环境里睡了几晚。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脑磁图测量仪、结构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多频道睡眠记录仪等仪器设备对志愿者的脑电波活动和相应的肌肉运动做了细致的测量。他们收集了相关数据,尤其着重了对慢波睡眠的分析。慢波睡眠是非快速眼动期睡眠的一环,常用于作为深度睡眠的指标,也是睡眠具有强化记忆功能的原因。

研究发现,被试在新环境的第一个晚上,出现的慢波睡眠跟鸟类在不安全环境里的数据相似,志愿者的两个脑半球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状态。右半球的慢波指标正常,说明右半球顺利地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相比之下,左半球的慢波活动却很活跃,说明左半球没有进入真正的深度睡眠。而这一现象在第二晚就消失了,这也说明左半球才是“第一晚效应”的“罪魁祸首”。

“认床”怎么办?

我们可以选择营造熟悉的环境“欺骗”自己的大脑,比如外出时带一个常用的枕头等。还可以有意地锻炼大脑的适应能力,让大脑主动适应频繁的环境变化。放松的心情和接受的态度,让自己的大脑放松警惕,也能缓解“认床”带来的睡眠困扰,安然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