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的时候为什么感觉到心脏疼痛?

文 / A风行
2021-06-12 18:27

#涨点心知识#

伤心

伤心,通常是指遭遇不好的人或事感到不愉快甚至难受的不良情绪体验。

伤心的同义词有很多,含义最接近是心情沉重,痛心或心碎。

有意思的是,我们感到伤心时,心脏本身并没有受到直接的伤害,为什么会用伤心这个词来表达呢?

而且,并不止汉语中存在伤心、痛心、心碎这些词语,其他语言中同样有极其类似的词汇。

比如,英语中就有brokenhearted,heartbroken, heavyhearted等词语。

如果进一步深究一下,我们会发现,伤心、痛心、心碎等这些词往往更主要用来指自己所爱的人离开或者去世。

比如,失去至亲痛心,失去挚爱会心碎,被伴侣朋友背叛会伤心,被同学同事孤立也会伤心,甚至在网络上没有被“回关”也会感到不快。

在英语词典中,brokenhearted的解释也是极其类似,指因所爱的人离去或死亡而充满极度的悲伤(filled with great sadness especially because someone you love has left you, has died, etc.)。

也就是说,伤心更经常用来指人际关系破裂而造成的不良情绪体验。

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也被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纽带关系,社会纽带关系的破裂在学术上称为社会拒绝。

社会纽带关系破坏为什么会感觉到伤心、心痛呢?

这是因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成员之间的社会纽带关系。

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失去父母的喂养,照顾,根本就不能生存。

再比如,即使是成年人,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指的是要想在社会上发展(混社会)同样必须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社会纽带关系。

一旦这种社会纽带关系遭到破坏,就会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的发展,甚至最基本的生存。

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成员,社会纽带关系的破裂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疼痛

在医学上,疼痛被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伤害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以及与之相关不良情绪体验”。

也就是说,疼痛并非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对伤害这种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感觉体验。

社会拒绝疼痛

如上所述,社会纽带关系的破裂是一种严重甚至巨大的伤害,因此,也“理应”会导致疼痛这种不良的感觉体验。

如何来证明社会拒绝也会产生与身体伤害相同或相似的疼痛呢?

尽管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直到能反应脑功能活动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被用于这类研究之前,却始终找不到直接的证据。

直到2003年一项里程碑性的研究改变了这一切,这项研究显示,社会拒绝疼痛与身体伤害的生理性疼痛共享某些共同的神经机制。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网络上进行虚拟的掷球游戏,当有的参与者被其他玩家孤立,不传给他球时,这种社会排斥在fMRI上显示大脑前扣带回背侧和前脑岛活动性明显增强。

已知,大脑前扣带回背侧和前脑岛正是大脑处理有身体伤害产生的疼痛感觉的中枢。

实验结果意味着,当有的人仅仅被游戏玩家排斥,心里感觉到不快时,在大脑中枢却显示出明显的疼痛反应。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给受试者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止痛药,可以缓解由社会排斥导致的心痛感觉。

2010年的一项涉及失恋造成的“分手之痛”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研究招募到最近经历过刻骨铭心心痛的失恋者进行脑fMRI研究。

当受试者分别看自己的前恋人和普通朋友被爆头的图片的同时,前臂接受使用温和或足以造成伤害的热刺激。

脑fMRI成像结果表明,受试者看到前恋人被爆头的图片时,大脑除了与热伤害造成的疼痛处理中枢区域被激活外,躯体感觉皮层也同样被激活。

也就说说,失恋也会产生与身体伤害一样的实实在在的疼痛感觉。

总之,研究证据表明,社会拒绝可以导致与身体伤害产生的生理性疼痛一样的“真正”的疼痛。

换言之,社会纽带关系破裂带来的伤心、心疼,乃至心碎,尽管心脏没有受到直接伤害,却的的确确会导致心脏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