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的人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家的回答相当可怕

文 / 第一心理
2021-05-12 09:1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大概十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名为“小悦悦事件”的案件曾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如今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这件事。

年仅三岁的小悦悦由于意外,被车辆撞倒在马路中央。当时附近的监控证明,十几位路人从其身边走过,但是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最终导致年幼的小悦悦遭受二次碾压,失去了生命。

当时这种人性的冷漠导致很多人为之汗颜,并且这一案件在法律当中,也被作为衡量一个人伦理的经典案例。很多人会将自己带入进案件当中,去思考自己假如在旁边,是否也会像监控当中的人一样“见死不救”。

那么在心理学观点当中看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旁观者效应”

在心理学界,存在一个名为“旁观者效应”的概念,指的就是在某件事当中,越是存在数量众多的目击者,那么人们参与到事件当中、对被害人伸出援手的几率就越小,往往都是作壁上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一种概念其实是有悖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在中国漫长的文化长河当中,多得是诸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众志成城”以及“众人拾柴火焰高”之类的俗语。

但是在一些比较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当中,“旁观效应”却又真实存在。

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以及其关系不错的同事特兰曾经进行过一个实验,参与者是众多并不知晓实情的人,约翰小组的相关人员只是告诉他们,这是一项关于大学生活的问卷调查。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室内还被工作人员制造出一些烟雾,他们以此来观察参与者们发现烟雾的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当只有一位实验参与者单独进入房间时,基本八成的人都能够马上发现烟雾的存在,并且会将其当成是意外,立马报告给相关工作人员。随着人数的增加,当三人一起进入房间时,这个比例就会下降至五成以下。

还有一个令人诧异的事实,那就是当实验室当中同时存在多达二三十名参与组合时,即便是有人发现了烟雾的存在,也不会将其反映给工作人员,甚至会保持缄默。

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这种事情假如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那么自己也没有必要说。

亲社会行为

有的人根据“旁观者效应”提出,这种情况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种“责任分散”现象,即在场的人数比较少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受到一些基于良知和道德的驱使,所以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反应——这也被称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而当一个人处于一个有很多人都在的场景当中时,他们会认为,即便自己不挺身而出,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也总是会有人成为“出头鸟”的。所以即便是因为自己的沉默而导致悲剧,也有众多在场人员给他们“垫背”,此时内心往往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

文章标题当中的“见死不救”其实是有着比较严重的后果的,一时的束手旁观有可能会直接或者是间接导致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

但是上文当中提到的类似“旁观者效应”的现象,则为我们揭示出群体中的人会相对保守,在面对一些未知情况时,倾向于保全自我。

总而言之,人性是自私的。

假如人们感到责任会受到分散时,往往就会将更多责任或者是主要责任归咎于他人,自己则不会成为那个发言的人,因为害怕“枪打出头鸟”,于是“沉默的大多数”便会存在于生活当中了。

所以往往真正自私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群体。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