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抑郁症患者,宁可硬抗也不去医院呢?

文 / 大方谈健康
2021-03-25 18:27

很多网友好奇,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不愿去就诊看医生,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一、误认为抑郁症等同于自杀

我们试想一下,普通人如何了解抑郁症的?最常见的渠道是通过新闻。

最著名的新闻莫过于:乔任梁抑郁症自杀。张国荣抑郁症自杀。韩国演艺圈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更是非常频繁。

这样的新闻报道,就会给普通人造成一种自动联想:抑郁症=自杀。

一个人在内心里,把抑郁症和自杀死亡画上等号。

试想一下,如果上一个疾病,患上就会自杀,会不会非常的恐惧和抵触呢?

会本能的启动恐惧-逃避的模式

二、普通大众的歧视

虽然最近几年,随着科普的深入,在大城市和年轻人群体里,已经对抑郁症的认知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一些乡镇,50岁以上的人群,仍然对于抑郁症患者,有着非常大的歧视。

这些群体,很难接受新的事物,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仍然把抑郁症等同于“精神病”,“疯子”。

一旦被这个群体知道,患上了抑郁症。

那么得到的,就是孤立,歧视。

越是偏远的城市和乡镇,就越是没有个人空间,更加没有隐私的概念。

在大城市里,城市很大,医院很多,大不了去离家远的一家医院。

但小的城市,有抗抑郁药物的医院,往往只有那么一两家。

如果去了医院,被熟人撞见,发现你居然在“精神科”看病。要不了半天,你身边的人马上就会知道,你得了“神经病”。

三、经济压力

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药物的不同。每个月的抗抑郁药物的费用大约是500-2000左右。

心理咨询在各大城市的价格不尽相同。每周一次,一个月4次。

这个世界大部分都是辛苦一个月,拿着很少工资的普通人。

抑郁症的治疗,尤其是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是以年为单位的。有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一旦去医院接受治疗,就意味着需要很长时间承担相当大的一笔支出。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会是很沉重的负担。

四、药物的负作用和害怕终身服药

有很多拒绝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都曾经有过短暂的服药史。

抗抑郁药物在服药初期,往往有很大的副作用。

不同的人群对于不同的药物,副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非常大,有的人却很小。

服用药物后产生副作用很大的这群人,如果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很短时间内停药,如果想再次服药,内心就会升起巨大的恐惧。

其次,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抗抑郁药物就像毒品一样。一旦开始服药,就需要终身服药。

可实际上,抗抑郁药物的服用是根据病情的康复来决定的。诚然,有一部分重症患者和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但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是不需要终身服药的。

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感觉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分享出去让更多人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