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一聚会就感到累、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是一种危险人格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15 09:2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生活总是会处于各种各样的组织和社会关系当中,所以想要去做一些事情时,就难以避免与人进行交往。诚然,人们之间的性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并非是所有人都喜欢和擅长与人交往。比如说现如今的很多人就被“社交恐惧症”所困扰着。

比如说在街上看到曾经的熟人、在职场见到不太熟悉的同事、逢年过节见到比较陌生的亲戚,人们都倾向于沉默甚至是躲避。

当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被“泛社交障碍”所困扰。这代表着其一旦见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倾向于逃避和沉默,并且十分依赖这种状态,难以打破。

宿醉体验感(social hangover)

一些研究中的结果表明,一个人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的高强度的社会交往之后,整个人出现一种类似于宿醉之后的感觉。

这一概念最早由语言学家萧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提出,这一概念的含义是指,对于那些在社会交往当中存在障碍的个体而言,超越其承受能力的社会交往会使得其陷入一种难以承受的精神上的疲惫之中,最终身心疲惫。

所以,对于这些在社会交往当中比较处于被动的个体而言,越是经历社会交往,其精神状态就会变得越差。

心理距离三个分区

这一理论主要源自于认知心理学流派,主要认为个体之间存在的心理距离大致上存在三种类型,分别是舒适区、拉伸区以及恐慌区这三种,三者出现的情况也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会交往状态。

在心理学领域当中,个体的心理保护机制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性的,当个体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采取一些方式来采取一种“与世隔绝”式的自我保护状态,因为人潜意识当中会认为,如果不和任何人发生交流,那么就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状况了。

所以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是“惧怕”社会交往的人而言,常见的一种应对方式就是一个人独处,呆在舒适区当中。

然而我们在社会当中总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需求,这就导致我们不得不与其他人进行交往。

如果经常呆在舒适区当中,不与他人进行互动,那么最终就会变得内向,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去走出舒适区,让自己变得更加主动,不至于变得“自闭”。

不再做“内向者”

其实所谓的“内向者”与“外向者”之间,并没有存在什么十分明显的界限与区别,二者之间更多的差别来自于社会当中人们的一种定义和有意的区分。

有的人会因为社会当中多数人比较倾向于对那些性格外向的人产生好感,而进一步觉得内向的性格是一种不好的性格,所以强行的改变的自己的性格。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坚持做自己就可以了。

逃避与自我孤立

有的人之所以会显得比较不善于社交其实是因为自卑,他们会觉得身边的人都会有些“瞧不起”自己,所以自己在与别人交往时没有什么优势。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属于一种自我孤立的想法。

当一个人进入自我孤立的状态时,他们不会有什么与人进行交往的欲望,只是主观地觉得身边的人瞧不起自己,几乎都不会去尝试着与人进行交流,从而在精神上变得空虚。

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无法对自己的价值形成完整的认知,只能通过外界对于自己的评价来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不得不依赖于与他人交往,否则就会显得十分的迷茫。

其实无论你性格有多么的内向,你的身边也总是有爱着你、关注着你的家人和朋友,这会让你在生活当中总不至于落入孤单的境地。

再加上一个人总是会存在于各种网络之中,这种特性导致人不能离开他人。

所谓“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其实并不存在。不管你的性格怎样孤独,你最终都是应该克服这些,去同其他人进行交往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