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冷漠自私,这个锅谁来背?

文 / 壹父母
2017-07-12 14:07

孩子冷漠自私,这个锅谁来背?

文 | 简简周

漫画 | 超人爸爸 西米

关于校园霸凌的话题最近一直很热,我一个朋友也对此深感忧虑。不过,她怕的不是儿子被人欺负了,而是别人会被她儿子欺负。

不是没有先例。之前,她儿子就曾经把同学打得进了医院,她又是赔礼道歉,又是全额负担医药费,才慢慢平息了风波。

她很纳闷,自己向来“知书达理”,没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啊。

更让她发愁的是,已经上初中的儿子,不仅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还表现得自私又冷漠。

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好,他都认为是理所应当,可要是让他帮忙倒杯水,就会一脸不耐烦,直接甩过来一句:你真麻烦!

扎心了。

这个男孩明显缺乏同理心。

孩子冷漠自私,这个锅谁来背?

所谓同理心,就是不用别人说,就能体会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事物,甚至能够感同身受,如果感觉到别人需要帮助,自然而然就会伸出援手。

而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往往不会关心周围的人,即便看到别人有困难也无动于衷,喜欢嘲笑别人甚至是恶作剧,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得任性又自私。

在孩子幼年时期,如果父母对他的需求足够敏感,能够接纳他的各种情绪,为这些情绪留有出口,并帮助他认识这些情绪,孩子往往能够发展出更强的同理心。

我那个朋友曾经因为工作关系,将孩子送到外地奶奶家,直到上学才接回身边。

他们母子缺乏足够的亲子连接,孩子幼年时的各种情绪也没有出口,所以长大后才会变得易怒甚至暴力。

很多时候,孩子缺乏同理心,不是父母没为孩子做什么,而是做得太多,原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也帮他担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助长了他的无愧感。

因为很多年没在身边陪伴,朋友一直对儿子充满歉疚,所以,自从把孩子接回身边后,她就一直在以补偿的心态对待孩子。

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孩子提的要求都尽可能地满足,却只是让孩子学会了无止境地索取而不懂感恩。

同理心究竟有多重要?

缺乏同理心,轻则,会因读不懂别人的情绪信号而遇到社交障碍,也容易与他人起冲突;重则,会对伤害别人毫无内疚和愧悔,从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我曾在公园见到一个7、8岁的男孩,捉了很多蜻蜓,然后以看着它们互食为乐,没有一点同情心。

他的父母就在一旁,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更没有要阻止他的意思。

有些时候,缺乏同理心的孩子长大了,会比狼还要狠绝。

两个月前,一个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32岁男子,就因为缺钱想骗保,弑杀了自己的双亲。

他把现场布置成两老意外煤气中毒的样子,但还是在警方面前露出了马脚。他太冷静了,而且行为表现极其不合情理。

在发现双亲遭遇不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打120急救电话,而是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和保险报案电话。

在新闻报道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他设计弑杀父母时,一开始是在牛肉中拌入亚硝酸盐,可是父母想把牛肉留给儿子吃,竟一口都没舍得咬,他又到厨房,亲自端来掺入亚硝酸盐的水让父母喝下。

如此泯灭人性,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一个人但凡有点良知和正常的同理心,都下不了这样的狠手。

同理心是天生的,但同理心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发展的能力。

我女儿曾经有一段时间说话口无遮拦,常常当着别人的面“毒舌”。

“她长得好丑。”

“那个小弟弟太笨了,拿个玩具都拿不住。”

我问她,如果别人说你长得丑,你会开心吗?她摇了摇头。

我又问她,如果别人说你笨,你会不会难过?她认真想了想,点点头。

我发现,通过这样引导她换位思考的方式,慢慢地,她也学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不再那么口无遮拦了。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对孩子的行为引导。如果她执意要玩别人的玩具,试试让她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抢走了她的玩具,她会怎样?

要想帮孩子发展同理心,让孩子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很重要。

理解情绪也是发展同理心的重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忽略会削弱同理心。

不允许孩子哭,孩子一哭就斥责他,不允许孩子生气,孩子一生气父母比他还生气,往往会堵住孩子的情绪出口,他早晚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来寻找出口。

情绪总是被忽略的孩子,不太容易发展出良好的同理心。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讨论情绪,允许孩子的情绪表达。

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同理心,能够用与孩子共情的方式与他沟通。

理解孩子的所有情绪,即便他的行为不能被接受,你也可以温和地包容他的一切情绪,然后,等他情绪慢慢平复后,再坚定地告诉他,这么做是不被允许的。

童年时期缺少协调的情绪,代价真的非常大。

恰当的爱,才能滋养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不要让错位的爱,养育出一个自私冷漠、缺乏同理心的人。

「 作者 」

简简周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

孩子冷漠自私,这个锅谁来背?

- 版权声明 -

壹父母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