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服用抗精神药物所致并发症停药即复发两难窘境

文 / 在车里的十指相扣说宠物
2021-01-13 18:17

全世界每年会有数百万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但会带来显著的副作用。如引发体重增加、糖尿病及升高机体胆固醇的水平,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是精神疾病患者的最大杀手。

对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患者而言,除药物所致椎体外系反应比如震颤、流涎、静坐不能等,还要承受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困扰。在国内研究中,精神病人体重增重比例约为66%。许多的文献也提出抗精神病药物所衍生出来体重增加的问题,以及病人因为肥胖所产生的心血管及代谢异常的情形。因药物所致副作用让诸多患者对药物产生抗拒从而导致精神症状不断加重或增加疾病的复发率,更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自尊。

虽然多种精神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类型,药物是主要治疗方式是基础,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亦能致病。服药所致并发症的增加,减停药物导致精神症状反复发作,这种“两难”的局面,在功能神经外科面前,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一则案例辅以说明。

患者杜宇鹏(化名),男性,35岁。9年前,因女友的母亲反对,与恋爱5年的女友分手后出现失眠、躁狂、敏感多疑、胡言乱语、夸大妄想等症状,说自己有贵人相助,马上要开公司赚大钱了,要求父母将房子抵押给自己投资,家属带其到当地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以阿立哌唑、劳拉西泮等药物口服治疗,症状控制较理想。

2013年,杜宇鹏自觉病症痊愈,不顾医生的劝阻和家人的反对停了药,果不其然停药2个月后,病情复发且妄想症状加重,妄想自己非父母亲生,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甚至出现严重的疑病症状,自认为身体不适,隔三差五去医院做检查,先后做过多次骨髓穿刺,肝脏活检和脑脊液检查等,虽检查后结果并无异常,但他却认为是父母联合医院隐瞒了病情,并与父母争执不休。每日烦躁不安、抽烟酗酒,无奈之下,家属将其带至当地精神病院强制住院治疗,给予氯氮平、奥氮平、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经内科治疗病情控制良好。

长期规律服药且用药剂量不小,杜宇鹏渐渐出现嗜睡、流口水、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体重逐渐飙升、血糖过高、血脂异常,并患上糖尿病,每天靠打胰岛素维持正常的代谢。

家属认为,服药治疗让杜宇鹏的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但未痊愈,仍然不能减停药物,因药物副作用患上了糖尿病,真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属不知所措,来到我院功能神经科寻求手术治疗,想摆脱两难局面。

为此,功能神经科主任吴景文医生表示,精神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患者暂无彻底摆脱停药的治疗方式,凡若患者长程或大剂量服药所致药物并发症,且精神症状控制一般,可以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神经调控手术,是直接将病变的神经环路阻断,发挥长效治疗作用。神经调控技术是通过微创手术,用物理方法即射频技术,将射频电极插到神经病理环路的特定靶点上,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热凝固,即阻断其神经病理冲动的传导。因为直接阻断了神经病理信号的传导,不必像药物那样需要参与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所以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手术最大的特点即见效快速,术后病人的异常精神症状即刻获得减轻或消失,不会再有冲动伤人行为,也愿意和家人、朋友进行交谈,重新获得生活乐趣,并恢复对自我得病的认识和自知力,开始规律服药,逐渐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其次是通过手术治疗,使得神经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获得提高,术后的病人少量服药也可以获得症状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术后病人视情可减少术前服药剂量的三分之二,从而有效解决大剂量服药所致并发症的发生。

经术前评估查体,在我院组织相关学科会诊后,对患者杜某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调整血糖、改善肝脏功能的系列治疗后,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标准,并在计划内实施了手术。

术后第2天,患者从ICU转至功能神经科病房,生命体征平稳,睡眠质量改善。

术后第3天,患者可以独立生活,自己完成刷牙、洗脸、吃饭等行为,在家人的陪同下,在住院部走廊散步锻炼。

术后第7天,医生查房时,患者伤口恢复良好,语言清晰流利、思维正常,饮食有所控制,自愿配合后续治疗。原先的敏感多疑、脾气暴躁、妄想、失眠等症状基本消失,亲情感也回归正常,主动对父母嘘寒问暖,对打骂家人的行为充满自责,术后重拾看小说的兴趣爱好,对出院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术后半年随访,患者术后能按时主动服药,家人坚持带其每天锻炼,不再暴饮暴食,体重从术前的185斤减至142斤,血糖由术前13毫摩尔/升降为8毫摩尔/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所应用的多靶点立体定向技术,是定制化的治疗模式,对患者同时存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或心境症状,含抑郁与躁狂、焦虑、恐惧、幻觉、妄想等,术前根据患者的核心症状选择对应的症状核团靶点,通过机器人定位锁定手术靶点,获取三维坐标,提高手术的精度,降低术中风险,一般术后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术后7~8天拆线,术后10天左右精神症状获得良好控制,住院第14天后临床治愈出院。

精神病人手术后,病人迅速恢复了正确的认知能力,他自觉意识到暴饮暴食会变胖,肥胖会让身体失去美感,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导致糖尿病。同时,手术后也让其亲情回归,病人能够尊重父母,听从家人的劝导,在其父母的引导下,他们会自觉节制饮食;由于术后病人逐渐恢复了社交功能,他们能经常进行户外运动,所以体重很快下降了;同时,手术后病人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敏感度提高了,从而减少了用药量,也减轻了药物所致肥胖的副作用。总之,随着饮食控制、运动增强、用药减少,术后病人自然会减重、降糖了。

在此我们建议患者一旦出现对药物的不敏感(即多种联合用药仍然达不到治疗目的)可以通过手术来弥补空缺,也可以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本号的医学科普文章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发布,禁止抄袭,盗用必究)

医院科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

医院性质:公立三级甲等医院 全国医保定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