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吗?

文 / 健康伴长生
2020-12-18 18:53

在精神疾病中,很多疾病都有相似之处。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看到行为明显失常的精神疾病案例(如精神分裂症)时,会焦虑的咨询医生,自己会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其实答案是否定,除非是诊断错误,不然抑郁症不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

1、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症精神疾病,起病跟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失衡有关,也与5-羟色胺有关,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处于分裂状态,极度不协调,而且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抑郁症的起病跟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减少有关,也与去甲肾上腺素有关。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兴趣减少、自责自罪、社交退缩等;在身体表现为头疼、头晕、心悸、失眠、胸闷、胃痛等。

2、抑郁症的幻听跟精神分裂症的幻听有着本质的不同

幻觉并不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大多数抑郁症没有幻觉,只有当抑郁症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出现幻觉。但这种幻听跟精神分裂症的幻听有着本质的不同。

抑郁症的幻觉是短暂的、片断的;而精神分裂症的幻觉是持续的、清晰的,尤其是言语性的幻听,大多是评论性的、命令性的幻听,而且患者的行为也会受这种幻听的影响,比如患者幻听到别人命令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无条件地服从。

3、为何有的患者会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当中不断的变换诊断?

可能原因在于患者或者家属对于一些相关症状描述不清楚,也会导致两者之间的一些误诊或者是一会诊断为抑郁症,一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生的充分认识,最终的诊断是比较明确的。

总而言之,如果因为担心变成精神分裂而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导致抑郁症病情加重,就太得不偿失了。当发现自己有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务必积极求医。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对治疗满怀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好,这对治愈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抑郁症初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的后果就会增大。症状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带着长期精神抑郁、消极的情绪工作,并且他们的思考、反应、记忆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这给正常工作和社会交往带来很大困难。

如果已经明确为精神分裂症的,也不应放弃,应该遵循医嘱按时按量吃药。当药效不佳或无效时,还可以尝试进行精神外科手术,也就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立体定向技术作为医学技术的产物,在功能神经疾病的诊疗上取得非常大的进展。

手术可直接作用于患者大脑中异常的神经核团,平衡其中的递质分泌,恢复神经核团的正常情绪。这个过程不需要像药物一般经过身体的各项转化,术后即可看到一定的改善。而针对自知力缺失、被害妄想等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也能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对各种幻觉妄想、情绪暴躁、冲动攻击性强、无故伤人毁物、躁狂焦虑等症状都能起到不错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