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的三种力量,与焦虑和平共处是最佳态度!

文 / 崔讲健康
2020-12-11 09:46

对抗焦虑的三种力量,与焦虑和平共处是最佳态度的选择:

顺应自然与放任自流完全不同恶性循环由两部分组成,与其相对的“顺其自然”也是两部分组成。与“观念上的恶性循环”相对应的“顺应自然的态度”是不去同焦虑斗争,不掩饰、不逃避,抱着不对抗的态度,从心底里承认这种焦虑不安的存在。

与焦虑和平共处是最佳的选择。不去对抗焦虑不安,被动的接受它,我们称为“被动的顺应自然”。

这样,也许多数人认为“对焦虑不安,只强调忍耐。而这种忍耐如同下地狱一般”。这是因为,“被动的顺应自然”只强调什么都不想,这对那些焦虑不安的人来说,实在是无法忍受,也不能接受。

“当焦虑不安时有一种悟性出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悟性一旦出现,情绪就会随之好转,我们就得救了”。也许,你现在因焦虑不安而烦恼,这时你应该把这些烦恼看成自己情绪表现的一部分,即被动的顺应自然。可是这样就会由此产生一种“随它去吧”的想法,这不是我们对付烦恼的最佳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焦虑、抑郁情绪与人体内的脑电波频率密切相关,当大脑内α波产生紊乱时,会造成焦虑情绪;当大脑内的β波紊乱时,会造成抑郁情绪以及失眠。

我们所关注的是森田理论中关于“以实际行动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动人生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的理论是改变自我的理论,是改变人生的理论。“改变事物的原动力,是实际行动”这是一条原则。

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即使有焦虑存在,也要完成当前自己面临的应该完成的事情。这种谋求改变自己行为的态度,称为“主动顺应自然。”

比较“顺应自然”的两个方面----被动与主动,伴随事物的主动面更为要,它是打破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

应用“顺应自然的态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就会感到轻松,焦虑不安也会一点点减弱。如果这样,你的自信就会有所增强,工作会有干劲,生活会更充实,对抗焦虑不安的态度会减弱。这时你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如果你心理感受到这种体验,你就成功了。以后,你就继续不断做下去,经过这种反复的过程,由焦虑不安引起的烦恼,就会一扫而光。

对抗焦虑的三种力量:

1、“制心一处”的力量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出自《佛遗教经》,直译的意思是把心止在一个地方的力量是无穷的,“制心一处”也可以指禅修中的“修止”。我们常听说“心静下来后,烦恼就少了”,但我们仔细体会,发现脑子里会不断的有念头,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表现为做梦),当把心止在一个地方时,烦恼也就少了。

2、及时“反省”的力量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系教授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Libet)的心理科学实验证明,他使用脑成像(EEG)来检测被试的脑活动信息,同时要求被试随时报告自己动作发出的意向。结果发现,大脑是在个体报告发出动作意向之前几百毫秒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相应动作的脑活动。2007年,海恩斯(Haynes)-柏林计算神经科学伯恩斯坦中心的一名神经学家。他做的一个实验:他给志愿者安上大脑扫描仪,并让他们观看屏幕上随机显示的字母。他告诉参与者可以随时按下左手或右手食指下的按钮,并且记住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屏幕上出现的字母。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者能揭示出大脑在面临选择时产生的活动。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脑电活动的节律及振幅与情绪、注意力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现代生理化科学仪器去改变大脑的局部电生理代谢环境,促进脑部微循环,改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达到改善睡眠、调节情绪、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达到训练的效果。

只有“反省”才是自由意志,反省可以让大脑在脱离外在环境刺激情况下(焦虑症的各种症状),综合所有知识经验,重新修正、设置脑内引发这一反应的神经程序,以便在下一次遇到同样刺激时,做出适应性的正确反应。就是说,反省让我们拥有自由的重新设置脑内(神经程序)应对某一外界刺激的能力。

3、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直接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不能理解为“情商",因为比较容易理解,在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焦虑迫使一个人去思考,但那种思考却通常玷污了思考的名字:唯我、自我解剖。无休止、恶意。以我为例,在通往治疗所的路途中我以高度缜密的逻辑思考着,这使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很快就会将我引入彻底的毁灭。

使用物理的方法辅助配合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在家或者到医院使用润安杰大脑生物反馈,通过采集和放大由脑细胞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不同位置的神经元细胞产生不同节律的波形。采集器采集到原始的脑电信号,通过系统进行信号放大、记录和分析,并给出一个或多个反馈信号。脑电活动的节律及振幅与情绪、注意力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现代生理化科学仪器去改变大脑的局部电生理代谢环境,促进脑部微循环,改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达到改善睡眠、调节情绪、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达到训练的效果。

对抗焦虑的三种力量,与焦虑和平共处是最佳态度的选择,如果你有长期压力、烦恼,或最近遇到重大变化,然后出现上面提到的焦虑症状,就有可能是压力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