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健康 人民安康!

文 / 人鸣星话健康
2020-10-11 09:03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

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

这相当于每100个人里

就有3个人是抑郁症患者

而20-50岁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

我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

缺勤、医疗开支以及其它费用

在494亿人民币左右

同一片蓝天下

他们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饱受精神折磨

也给家人带来无尽苦楚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对很多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巨大考验

疫情后是否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中常见精神问题有哪些

长期心情低落就是抑郁么

严重精神疾病能治愈吗

2020年10月10日

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精神健康 人民安康

各位看官先来测试一下

good luck!

看看你的心理健康能得几分

这是一份主要用于社区人群筛查和评定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的自评问卷。

①是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

②是否因心烦而睡眠很少

③是否感到在各种事情上都不能发挥作用

④是否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力做出决断

⑤是否总是处于紧张之中

⑥是否感到无法克服困难

⑦是否从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乐趣

⑧是否不能够面对困难

⑨是否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

⑩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

是否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

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兴

每道题答案是“是”获得1分,“否”不得分。当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说明你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享受音乐、多做运动、向朋友家人倾诉烦恼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必要时就医进行治疗。

这些精神健康知识你必须了解

2020年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疫情考验。专家解读,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这是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一)

人一生中常见精神问题有哪些?

婴幼儿(0-3岁)

问题: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6岁)

问题: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建议: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

青少年(13-18岁)

问题: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建议: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岁)

问题: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

建议: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

问题: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

建议: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二)

什么是精神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有哪些?

精神疾病是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最终符合现行诊断标准中的某类精神障碍的诊断。

按现行的国际疾病分类,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

(三)

精神病人可以结婚、生育吗?

如何治疗?

只要过了急性期,病情好转后,精神病人各个方面的权利与普通人无差别。2013年出台的《精神卫生法》确保了精神病人的合法利益。因为服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所以计划怀孕的时候,需要先和医生商量,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精神病,自五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药可治,精神医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药,结合心理治疗等会获得更佳的效果。“祖传秘方”或者打着高科技旗号的所谓“先进仪器”都不可靠。得了精神病,建议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正规服西药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让我们一起学起来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的调查结果,针对当下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关切,并且经过了多方的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