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千万不要一个人过日子,子女的建议相当重要

文 / 第一心理
2020-05-06 17:2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2012年10月23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于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报告中表示:世界上,留守老人的自杀率是平均水平的四五倍。

多数的老年人身体都不太健康,再加上年龄大了,手脚不方便,生活也很难自理。儿女都在外奔波,也没有时间照看他们。

特别是在中国农村,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很多农村留守老人(left-behind elderly),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生活贫困,且缺少家人的陪伴。他们宁愿自杀,也不想给在外奔波的儿女增添压力。

年轻人多会离开农村,去大城市找工作。可家里的老人往往不愿跟着,因为就算出去了,儿女无暇顾及,也只能去养老院生活。

在他们眼中,养老院是没有人愿意要的老人才会去的地方。所以,他们宁愿一个人待在农村,也不想去大城市生活。但这对突发疾病的治疗影响很大,毕竟农村的医疗条件是有限的。

心理学家认为,子女应该多对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劝他去城市里安养晚年。如果他已经和你在城市里了,你需要多花一些时间陪伴他们。也可以给老人寻找适合的老伴,绝对不要让老人一个人生活。

认知功能变弱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三十岁左右,人类大脑认知和记忆会达到顶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学习或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思维能力也处于最佳水平。

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丧失观,是人类心理发展走向不可逆转的单向前进。于老年人而言,迟早都会有认知能力变弱的一天,但与之相随的,是极大的“寂寞感”。

老年人普遍退休呆在家里,社交圈子也比较小,再加上很多新事物他们都无法接受,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空虚感。如果是丧偶或者离异的老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因为孤独,老人会变得很压抑,他们会产生一种被社会、时代抛弃的感觉。并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这对老人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 空巢老人

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召开,会议指出,我国的老龄化越加严重。空巢老人(Empty nesters)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不管工作有多忙,身为子女,都应该尽到应尽的责任,花些时间去陪伴老人。

老年人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尝试着去接受一些新事物,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多接触同龄老人,保持自己心理层面的健康。

  • 子女怎样帮助老人规划养老?

当今社会,多数90后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但是他们必须独自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他们不仅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陪伴老人。

在社会压力日渐剧增的情况下,子女唯一能帮助老人做的事就是为父母的老年生活做好规划。

在老人退休之前,子女要帮助老人管理好资产,根据自身情况购买相应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父母衰老后,我们需要好好照顾他们,像他们曾经照顾年幼的自己那样。

老人退休后大多都六七十岁了,已经彻底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在这段日子,子女要悉心照顾父母,平时多花一些时间陪伴老人,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老人,就要趁早了解各个养老院的环境和医疗条件,为老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父母退休后,生活会变得很清闲,这时的子女可以带老人认识一些同龄人,这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多些趣味。

特别是那些空巢老人,他们更加惧怕孤独。如果你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记得多带孩子去看老人,给他们情感上的关怀。儿孙满堂,自是天伦之乐。

年幼时,父母悉心照顾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靠山变成了需要我们照顾的对象。这时的我们一定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好好照顾他们。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Development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