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以下孩子的所有不良行为,都只这一个原因,心理师:家长必看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2020-04-18 00:22

文|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我的孩子问题最多、最难搞

  • 问题1:

“女宝2岁半,最近这段时间,疫情出不了门,在家总打妹妹,不因为什么事,有时玩得好好的,忽然伸手去打、去挠,妹妹只有9个月,被她挠得脸一道道的,很心疼,说姐姐时,好象听懂了,可过一会还会去打妹妹,说不听”;

  • 问题2:

“男孩4岁,总爱说“不”、不睡觉、不喝奶、不脱衣服,还爱打人、抢玩具……,总之,非常难搞”;

  • 问题3:

“女孩9岁,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爱撒谎的毛病,比如:明明自己贪玩回家晚了,却撒谎说学校补课了。还撒谎的义正辞严,脸不红心不惧的”;

问题4:

“小学五年级男孩,这段时间在家上网课,总是玩游戏,有时,坐在桌前装样子,不开摄像头,糊弄老师和家长......”

家庭教育中,父母咨询孩子的问题各有不同,烦恼和焦虑却是一样的。

好多家长说:“我家孩子的问题最特殊,没见过我家孩子这样儿的,别人孩子的问题都不如我们的严重,我孩子最难搞”。

其实,家长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实际上,认为自己遇到了最难缠的孩子、自己的麻烦最大,这是家长的一种心理游戏:

夸大孩子的问题,潜意识中有一种“因为我的孩子难搞,所以,ta没教育好不是我的错”的自我防御。

但,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策略,它无形中放大了问题,放弃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机会。

朵朵的故事

朵朵是个8岁的小女孩,生下来两个月,妈妈就去工作了,因为妈妈忙,朵朵整天和保姆在一块儿。

妈妈早出晚归,经常出差,爸爸也很忙,早晨上班时,朵朵在睡觉,晚上下班了,朵朵又睡着了。对朵朵来说,虽然住在自己家,却很少见到父母,反倒和保姆呆着的时间最长。

朵朵和保姆也很亲,每次保姆回家探亲,她都不让走,好像比妈妈出差还难过。

朵朵三岁时,保姆辞职不干了,不能再带她了,妈妈就给她另找了个保姆。可朵朵却不干,整天又哭又闹,妈妈没办法,只好又换个保姆。可无论怎样,朵朵都不接受。

随着保姆走马灯似地更换,朵朵也到了上学年龄,不再哭闹了,也不愿跟人打交道。

在学校,不和同学说话,也不听老师讲课,经常一个人跑到学校的小花园捉蚂蚁、捉蜻蜓,还把各种虫子带回教室,放在书桌上、书包里,把同学吓得大哭。老师通知了家长,这下,朵朵的父母急了,她们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咨询师说,朵朵问题的根源在于,从小没和妈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一直是保姆带她,使她缺乏家庭归属感,没有安全感、不自信,总感到孤独,以至完全封闭了自己。

朵朵的父母追悔莫及,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孩子的成长一去不复返,伤害已经造成。

12岁以下孩子的任何一种偏差行为,都由于缺乏归属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行为都是心理的体现,心理决定行为,行为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心理的动机

孩子问题也一样,任何一种偏差行为,都不是单纯发生的,上面提到的打人、撒谎、不爱学习、做事拖拉,包括朵朵不听讲、捉虫子吓同学等等 ,表面看,只是一种不可爱、偏差、不良的行为。

实际上,12岁以下的孩子,任何偏差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诉求渴望获得归属感,或者说,归属感的缺失,才导致孩子各种偏差行为的产生

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虽然还意识不到、也说不出自己真正的心理需要是什么,但,ta的行为,受心理内驱力影响,通过各种偏差行为,以引起大人的关注,以获得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是对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对于孩子来说,归属感就是身为家庭、团体、学校一员的共同感,拥有归属感,会产生身份认同的感觉,进而获得确定感、安全感和可操控感。

美国畅销育儿书《如何在一个自我放纵的世界中养儿育女》指出:简单地说,归属感就是“我属于谁”和“我有用”的感觉。

上面提到的朵朵,因为从小和保姆生活在一起,没有和父母一家人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和保姆才是一家,保姆离开后,虽然生活在自己家,也找不到在家中的归属感,因此,产生自闭行为。

同理,打人的宝宝,因为妹妹被家人更多关注,她感到被冷落,所以以打人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包括撒谎、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都是由于缺乏归属感,在家里或学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自己被冷落、很没用、不被认可,通过不当行为,希望引起大人关注。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孩子们总想获得归属感,如果对获得 归属感和重要感的方式理解不对头,就会产生不良行为。

为什么12岁以下孩子格外需要归属感?

不是说,12岁以上孩子不需要归属感,而是说,12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前期,他们的心理需求更复杂,不能单一划归于归属感的匮乏。

关注不良行为目的,轻松破解孩子问题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德莱屈尔指出,12岁以下孩子的不良行为出于获取归属的心理诉求,又可细分为四个目的:

1、寻求关注:希望获得家长的关心、陪伴和爱护:

2、争夺权力:只有在赢的时候,或者至少不是我输、你赢的时候,才有归属感

3、寻求报复:我好象不属于这时——家庭或班集体——这让我很伤心,但我至少可以反过来伤害你;

4、自暴自弃:我放弃,我不可能得到归属感。

这四个目的可以说层层递进,孩子的不良行为影响指数、破坏等级也层级上升,因此,家长应多观察孩子,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学会归因,给予回应,不要让孩子不断的行为呼唤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