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教授:关注医生睡眠问题,教你科学值夜班!

文 / 医学界神经频道
2020-04-14 00:15

医生睡眠不好,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值得医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睡眠就像吃饭一样稀松平常,也像呼吸一样不可缺少。然而,睡眠作为生命的一项基本权利,很多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享受。 特别是我们的医生朋友们!医学界有幸邀请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江泓教授,将围绕中国医生的睡眠问题展开讨论,并给正在面临睡眠问题的医务工作者一些建议。 一、医生普遍睡眠不足 《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还指出,有超半数受访医生平均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接近25%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 江教授说道:“中国至少有40%以上的医生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睡眠时间甚至不足6小时,而据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研究的数据显示,我国15~69岁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1小时,也就是说我国不少医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低于平均水平。” 江教授认为出现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与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有关,很多医生除了需要应对病房、门急诊的工作任务,还要开会学习、做科研、写SCI论文、应对职称考试等,这些事情几乎占据了医生绝大部分时间,严重压缩了睡眠时间。另外,医生的工作关乎人命,需要很强的责任心,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较高,医生往往承担很高的工作压力,加上医生需要经常值夜班,导致体内生物钟紊乱…… “所以医生不仅面临睡眠不足的问题,还面临睡不着的问题。” 江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身边一位医生平时做事非常认真、严谨,却因睡眠障碍影响到了工作,出现了效率低下、记忆力障碍等问题。 由于医生周末也需要查房、参加学习讲座和会议,甚至有的医生还要去门诊值班,江教授透露医生几乎没有完整的双休。这也导致很多医生没有一个相对充足的时间来调整睡眠,医生欠下的“睡眠债”也难以还清。 江教授说道:“医生主要面临的是非器质性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够和睡眠质量较差、甚至失眠。" 二、医生出现睡眠障碍危害大 江教授提到,睡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长期存在睡眠问题不仅会带来躯体功能的异常(如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还会带来一些其他心理行为的异常。医护人员因睡眠不足、注意力判断力的下降,医疗活动中出现偏差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这些不利影响可直接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有关研究提示,长期睡眠不好,容易诱发抑郁焦虑等多种精神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诱发自杀行为。 《加拿大医学会会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如果医生的睡眠少于6小时,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7倍。如果在手术之前持续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犯错率在4.3%-6.5%之间。 然而,作为睡眠障碍的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睡眠问题却“灯下黑”一般不被关注。 江教授建议:“如果错过了那个睡眠意愿最强烈的时刻,就要离开床,去做点别的事情,不能因为睡眠时间被压缩而下班后直接躺在床上,我们要建立床和睡眠的良性联系。这也是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中包含的一部分,包括睡眠卫生指导、行为技巧(包括经典的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矛盾意向法等等),CBT-I是国内外失眠治疗指南中首推的有效的失眠治疗方法。" 江教授补充道:“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问题和烦恼带到床上,入睡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兴奋或悲伤,可以做一些深呼吸或放松的训练,可以尝试泡泡脚,缓解一些压力。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以找值得信赖的朋友倾诉或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必要情况下,可以找专业医生进行诊疗,并通过药物改善睡眠。” 三、如何科学值夜班 医生不倒夜班基本是不现实的事情,那么,在值夜班的时候如何尽可能改善医生的睡眠呢?江教授也将自己多年值夜班的睡眠经验分享给大家: 夜班前:夜班当天早晨,如果可能请放弃闹铃,让自己睡到自然醒,也要把握好下午的“黄金时段”,尤其是下午2点到6点间,作短暂的补眠。研究证实,夜班前60-90分钟的小睡足够机体完成一个睡眠周期,这与认知获益、缓解睡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夜班中:
  • 适度小睡:夜班期间小睡30分钟以内,能够让睡眠及时“刹车”,防止其进入更深层的睡眠,从而避免醒后的“睡眠惯性”。如此,既能恢复精力,又不至于在醒来后昏昏沉沉。

  • 适量、适时摄入咖啡因:在值夜班、倒时差等场景中,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功能饮料等)能有效提升方向感、注意力及判断力。就剂量而言,在预期睡觉时间之前8小时,按4mg/kg的比例摄入较为合适;从时间来看,考虑到这类饮品的作用会持续一段时间(3-5小时),为避免其对后续休息产生影响,睡前至少3小时内不宜饮用。

  • 谨慎服药:有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一些兴奋剂(如阿非达莫尼、莫达非尼)能减轻睡意,但可诱发严重的皮肤反应,其尚未明确的远期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 合理进食:和生物钟一样,消化过程也遵循着昼夜节律:胃肠道运动、肝功能、胰腺活动和糖耐量的水平都在夜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在夜班胡吃海喝以图抚慰心灵是不可取的,明智的做法是夜班前准时吃正餐、夜班中少量加餐,来抵消饥饿所致的胃肠不适。

  • 必要时进行额外检查:做到了以上几点,依然不能保证完全消除夜班带来的影响。对于医生来说,在处理重要病例时,还须进行额外检查(特别在早晨的最初几个小时),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所担的风险。


夜班后: 一方面,做好全方位的睡前准备:
  • 佩戴太阳镜、缩短电脑及手机使用时间,避免室外阳光、电子设备蓝光的直射;

  • 使用不透光眼罩、耳塞、白噪声发生器等,营造安静、昏暗、爽适的休息环境;


  • 确定一项睡前常规节目,如沐浴、阅读、轻柔的拉伸运动等;


  • 注意刺激因素的影响(包括咖啡因和尼古丁),睡前至少3小时内避免接触;


  • 考虑到药物依赖可能缺乏有力证据的支持,慎重对待安眠药(如吡嗪哌酯)或镇静剂(如苯二氮卓类)。

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使作息重回正轨,比如,小睡90或180分钟(即1或2个睡眠周期)后,应当来到室外,沐浴于日光下,甚至参与到人际社交之中。一项荟萃分析亦表明,规律的户外运动能够增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最后,江教授希望广大医生群体能重视起自己的睡眠问题,有问题及时处理,拥有良好的睡眠,并通过规律的体检、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乐观的心态来维持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苏亮 , 等 .2017 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2018 年第 39 卷第 4 期

江泓教授江泓,男,汉族,1973年8月生,籍贯广东省广州市。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天山学者”讲座教授、“升华学者”特聘教授、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任神经退行性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青委会副主委、神经遗传学组副组长、神经生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委、神经遗传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委员、青委会副主委,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委会副主委、神经遗传学组组长等。 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在Brain、Ageing Res Rev、Mov Disord等国际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54篇(总IF约206)。参编学术专著十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项。获评“第七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并荣记二等功,首届“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 2017最受群众喜爱的“三湘好医生”银奖,“敬佑生命·2018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 “金牌团队奖”和“青年创新奖”。 版权说明本文原创,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