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不治疗会造成大脑永久性破坏?及时施治阻断“脑损伤”

文 / 精神科的多巴胺
2020-04-13 16: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会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危害性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导致精神症状发作,而精神症状的持续存在所引起的持续精神兴奋,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可以使神经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这让神经细胞从功能性改变转化为器质性改变。

不治疗会不会造成患者大脑永久性破坏?

首发精神病可导致多达1%的脑容量损失和高达3%的皮质灰质损失。当首发精神病得不到治疗时,大约10到12cc的脑组织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破坏。这也可以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常提示「脑室扩大」;那些损失的脑组织表现为空洞的、由液体填充的空间,看上去相比于正常人更大。

更大的脑容量损失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如果未经治疗的精神疾病如果反复发作,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更高剂量的抗精神疾病药物,或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才能让病情稳定下来。而高剂量和更长时间的住院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更高剂量的药物,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带来副作用风险,会引起运动障碍,如锥体外系症状(EPS)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代谢综合征以及其他令人痛苦的副作用。而更长时间的住院则不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和再入院时间的缩短,对于严重性精神病患者来说,陷入“旋转门”中会成为常事。

早诊早治 可控制精神症状

任廷文博士指出,“精神分裂症是可以治疗的,且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早日回归社会。在治疗原则上,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可缓解绝大部分的症状,但需注意的是药物难以阻挡神经毒性。而对于不服药或长期服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以此控制精神症状,阻断神经毒性,早日回归社会。”

手术机制在于大脑边缘系统中情感环路的神经核团或与中枢间的传导出现异常,从而引发精神症状,手术通过对杏仁核、扣带回、伏隔核等神经核团进行调控,来平衡患者脑内神经系统传递平衡,消除精神障碍。该手术仅需在头部取1~3cm的小切口即可完成,同时在DTI成像技术应用到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定位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神经纤维可视化,并不会致残、致傻,安全性和有效性极高。

任廷文主任提醒,精神分裂症若不积极治疗,预后更差,所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不同阶段更要及时“因症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