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只有抑郁症患者,才会将这4句话挂在嘴边

文 / 第一心理
2020-02-18 16:10

“我并不是想死,我只是想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早上10点26分,微博名称溪水流月的账号在某博主的评论区内留下了昨夜整晚失眠的所有迷思。

她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房间内的所有玻璃制品都被她摔碎了,她光着脚在地上走来走去,哪怕碎片扎进脚里,她仍觉得“很爽”。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洁癖、强迫症、社交障碍如同流感,这是一个“至少得一种才敢叫自己是现代人”的草木皆“病”的时代。

树洞微博成了抑郁症患者唯一的发泄出口,底下留言的人互相回复、鼓励,有时还会交换联系方式加为好友。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轻微的抑郁情绪基本每个人都曾有过,并不需要紧张和担心,更不必夸大。

但是,那些确诊抑郁症患者的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己的精神痛苦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倾听,微博树洞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隐蔽又不冷漠的情感“垃圾桶”。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经常将这4句话挂在嘴边,说明他有抑郁症倾向。

我真没用,我是一个废物

心理学家认为,有抑郁倾向的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会不断进行自我否定,产生无价值感

生活中,遇到自己做不好或者无能为力的事情,他们会责怪是自己的原因,认为自己没用。每次病症发作时,崩溃不止、流泪不止,从心脏开始浑身疼痛。

那个时候,他们会感觉自己正在被慢慢劈成两半,一半人畜无害,一半歇斯底里。

他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压抑着的强烈情感,在表达宣泄过后,状态就会好很多。

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感受无力”,就是很难或者很少去体验、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那些自发的情感,他们心中总是充满着负面的念头。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的自我否定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患病原因。在很多抑郁症患者看来,自杀或许是最好的解救方式。

都是我的错

大部分人在遇到难受的事情时,通常会选择外因,比如:运气太差了、天气阴沉、今天太倒霉了等等。遇到好的事情,则会认为是自己机智聪明、有能力等。

然而,抑郁症患者却刚好相反,他们无论任何事情,都会怪罪到自己身上,无法调动快乐和开心的情绪

研究表明,48%的严重的精神性抑郁患者有“无用妄想”,就是觉得自己没用,都是自己的错。

他们经常认为:我太失败了、我的存在就是一种负担、我是一个低等的人、我是世界上最低劣的人、我没有用,做不了任何事情,毫无用途,我真该死......

所以,严重的精神性抑郁患者中,有46%的人妄想自己犯有罪行,甚至是重大罪行;14%的人认为自己是魔鬼;42%的人会想象对自己多种的惩罚方式(自残、自杀)。

他们无法或很难控制念头,自我攻击的想法接踵而至,如同火山熔岩一般喷涌而出:都是我的错、所有人都在嘲笑我的愚蠢,、我的身上不会有好事发生。

对于长期经历这种慢性精神折磨的人来讲,每一个消极想法,看似不合常理,但都有迹可循。

这世上没有人爱我

最开始,抑郁只是一种情绪、想法,从大脑、胸口、再到全身,慢慢控制人的身体和感知。

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往往会失去对一切事物的兴趣,难以思考或专注,感到毫无价值。

他们会在内心里一次次地确定,“这世上没有人爱我”,长时间感到疲惫、缺乏动力,以及精力,甚至还会出现自罪自贬,对自己存在的本身感到丢人,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也会发生下降,常常有自杀的念头,甚至是自杀行为。

同时,很多人在笑着,看上去感觉很快乐、开朗,但他们内心无比痛苦,甚至,当他们笑的时候,脑袋里在想着自杀。

大多数人认为精神疾病必须要符合一种“模样”、“面貌”,这是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忽视和随意评断会深深伤害那些正在遭受痛苦的人。

他们在社交平台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想要告诉人们,抑郁症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模样”。

请不要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你看上去很开心啊,不像要自杀的样子”、“你就是矫情、想的太多,乐观一点就好了”......

愿每个人都能正确看待抑郁症,也愿每位抑郁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

无量寿经中曾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唯愿大家一切都好,事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