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儿这些“私密事”,多数妈妈不会教,却关乎生理心理双重健康

文 / 糯豆包妈妈
2020-02-03 00:18

文/糯豆包(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女儿是小棉袄,家有小棉袄是享不尽的福,可小棉袄也需要大人的保护,特别是女儿的“私密事”,更是需要宝妈们细心对待,可很多时候,家长们不知道如何教孩子保持私处卫生。

直说吧,有些尴尬,不教吧,又不负责任。

宝妈们可别犹豫,女儿的“私密事”一定要教,否则生理心理都会面临风险。

女儿下体有怪味,遭同学耻笑不敢上学,医生把母亲好一顿骂

一个叫小婷的女初中生遭到了同学的孤立和排挤,最后患上了抑郁症,不能上学了。

原来,小婷妈从来没有教过女儿怎样保持私处卫生,只笼统的对女儿说,用水冲冲就行。

看到妈妈提起“私密事”时无所谓甚至有点厌恶的眼神,小婷觉得清洁私处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所以即使自己下体很难受也不好意思问妈妈怎么回事。

久而久之,在错误的清洗方式和害羞的心理下,小婷感染了炎症,自己受罪不说,还被同学闻到了怪味,最后同学们都带着有色眼睛看小婷,这让小婷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抬不起头。

结果小婷妈不问青红皂白就去学校大闹了一场,这让小婷更加无地自容,有了抑郁倾向。

无奈之下,小婷妈带着女儿去了医院,却遭到了医生一顿骂:“把孩子身体毁了不说还想把心理毁了?”

分析

很多宝妈觉得女儿还小,不需要清洗私处,等到孩子长大了再教也不迟,这是一种错误理解。

女性身体从胎儿期到绝经后期共要经历7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护理下体。

特别是10岁以下女孩,下体娇嫩,平时会出现分泌物,而分泌物虽会保持下体湿润,但也会滋生细菌。

孩子抵抗力不强,如果不注意卫生就有可能因为分泌物而感染妇科疾病,比如尿道炎和阴道炎。

通俗点说,妇科疾病不挑年龄,小女孩同样会感染,所以家有女儿的宝妈们一定要尽早和女儿聊聊“私密事”。

如何清洁私处?

1) 淋浴最佳

淋浴最卫生,用淋浴时妈妈可以用手帮助女儿进行搓洗,方向是从阴部开始,逐渐向后清洗。

盆浴虽没有淋浴好,但方法用对了,多洗几遍照样可以。

盆浴时也要先清洗阴部,从阴部开始向后清洗,顺序和淋浴一样,但采用盆浴时建议宝妈给女儿洗两遍以上,防止细菌滋生。

2) 清水即可

超市里的清洗液琳琅满目、广告词“洗洗更健康”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清洗液最好不要用。

女性自身就有清洁和防御能力,这些能力会保证女性体内环境平衡,而如果滥用清洗液会破坏私处环境,导致私处防御系统紊乱,不仅不会防止病菌入侵,还有可能提升患病风险。

最好的清洗液就是清水,宝妈们教会女儿每天用清水洗一次就可以,水温要适中,太冷或太烫都会刺激私处,为健康带来影响。

3) 准备专门的毛巾和盆

女儿和母亲不能混用盆和毛巾,母亲不仅要教会孩子清洗私处,对毛巾和盆也要精心呵护,时常把毛巾晾在太阳下暴晒,盆也要时常清洗,每个月换一条毛巾为佳,毛巾不要选择颜色鲜亮的,纯棉、大小适中且浅色毛巾最好。

4) 排便后也要“清洗”

宝妈要给女儿选择纯棉质地的内裤,大小便不是无菌的,多少会残留在内裤上,所以内裤最好每天换洗。

女孩大小便后一定要用干净的厕纸擦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清洗”,经过高温消毒的卫生厕纸会带走绝大多数细菌,让孩子免于感染。

厕纸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品牌,擦拭时要从前往后擦,不要太用力,避免污染阴道口和尿道口。

女孩“私密事”,“避雷”很重要

雷区一:年龄界限模糊

女孩“私密事”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呢?

私处清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但教孩子要从2岁后。

2岁的宝宝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宝妈要告诉宝宝每天都要洗,然后告诉宝宝清洗的方法,不要担心宝宝洗不干净,只要每天都保证清洗,即使偶尔洗不干净也没关系。


4岁后,宝妈就要培养宝宝独立清洗私处了,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身体界限感也在树立,如果还要妈妈帮着洗,就会觉得害羞和尴尬,不利于孩子今后树立起独立的人格。

雷区二:过度清洗

有些妈妈把“私密事”藏着掖着,不好好教孩子,而另一些妈妈则是用力过猛,恨不得让女儿一天洗个十遍八遍。

殊不知,过度清洗对健康没好处,还会导致皮肤充血、敏感,甚至刺激女儿的性感觉,激发孩子性早熟。

过度清洗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力度太猛,洗的时候反复搓洗,仿佛不这样使劲洗就洗不干净,但使劲洗会造成下体菌群紊乱,甚至导致分泌物增多,私处感染。

第二是次数太多,一些女孩只要小便后就要清洗,或是定时定点洗好多次,这会让私处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有细菌滋生的风险。

雷区三:反复用药

小女孩也会有分泌物,正常的粘膜分泌物会微微发红,但很多宝妈却以为孩子生病了,反复就医或涂药,孩子没病却被折腾出了病。

如果宝妈发现女儿分泌物粘稠浑浊,不是清亮的颜色,并散发出异味,或者孩子喊着下体痒,这时才应该带孩子就医。

女孩的“私密事”是大事,及关系到生理健康又关系到心理发育,宝妈们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羞于启齿,科学的爱护才是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