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大疫情面前,谣言满天飞?心理学专家是这么说的……

文 / 我是医哥Dr姚
2020-01-29 00:11

武汉封城之后,舆论场就特别混乱。谣言满天飞。

医哥大年初一怒怼了财经新闻的一个骗子。

(见《上海医生大年初一的感叹:比流感杀伤力更大的是谣言!》)

这几天在忙于医院工作之余,在网络上和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的小伙伴们一起科普和辟谣。

但总体感觉是,谣言越辟越多!

网络来源的消息真真假假太多。26号那天号称19:30央视焦点访谈白岩松专访钟山谈病毒防控,这个谣言连我们健康传播委员会的小伙伴都中招了。

医哥为大家总结了腾讯较真平台上这几天的辟谣项目。大家赶紧看看有没有你信以为真的谣言。

令医哥困惑的是,为什么疫情面前会谣言四起呢?

医哥的朋友,301第三医学中心的心理学医生史宇教授是这样解释的。

【为什么谣言这么多?】

每次发生疫情都会伴随大量谣言,可以说谣言是疫情发生以后的“标配”。

例如这次冠状病毒相关的谣言主要有“吸烟能抵御病毒”、“喝酒能降低被感染的几率”,以及“终南山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漱口就能不被感染”。2003年非典也因为谣言民众去超市疯狂抢购食盐,去药店抢购板蓝根。有人认为是通讯发达信息时代的产物,但是追溯到110年前的1910年,我国东北大地上爆发一次鼠疫,也是谣言四起。当时整个哈尔滨人心惶惶,有人说猫尿可以治病,有人说鸦片可以治病,有人说烟花爆竹可以驱散病魔……当然,只要是是谣言早晚都会现形。

谣言也分为故意和无意的。有人传谣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获得高点击率,还有人是想兜售自己的商品才故意造谣。当然有人是无意的造谣,并无利可图。有人又问,既然损人不利己为什么还要造谣?例如前天传言晚上焦点访谈白岩松专访钟南山谈病毒防控,像这种造谣者又会获得什么好处呢?

其实,比起疫情本身,“未知”和“不确定性”更让人恐慌,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控制它,这种失控感更让人焦虑。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肯尼斯•拉克伦(Kenneth Lachlan)说,“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原因的灾难,我们总有一种基本的冲动,那就是想要去看、去打听,直到我们觉得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都了然于胸了。这可能是一种解决威胁的方式:了解威胁,把未知的威胁纳入到我们对周围世界原本的理性理解里。”

正因为人们的失控,想尽快找回安全感和控制权,才会让这些治病防病的谣言有市场,被需求。甚至是和谁关系好才转告,不够亲密不说。所以,普通民众要做的不是亲自去消灭谣言,更不是去消灭恐惧。因为凭一己之力是不能消除谣言的,恐惧更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压抑和否认并不会让你比现在的状态更好。我们需要学习甄别信息,识别那些假消息和谣言,再固定看几个你信任的信息源,避免被大量信息吞没产生“耗竭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要明白每个人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只是过度恐慌会影响我们理性判断,要重新拿回掌控自己情绪的钥匙。

史宇医生的意思是,无论通讯是否发达,谣言都会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出现并传播。在疫情蔓延到一定程度,波及的范围达到一定广泛程度(比如这次的疫情在武汉封城之后)以后,就会迎来谣言的高峰期。

在人们固有的安全感被彻底摧毁以后,人们希望快速重建安全感和秩序,这个阶段的人会需要“谣言”。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也会被各种谣言给蒙蔽,所以我们也要理解,在传统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父母一辈人,他们会去相信“吸烟能抵御病毒”“烟花爆竹能抵御病毒”这类谣言。

(心理上也有和免疫系统一样的自我保护机制)

同样的,在疫情初期,父母这辈人觉得“没事,戴什么口罩啊”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他们上网少,接受新事物没有我们快。对重大负面新闻的“否认”也是一种心理自我保护的表现。

这几天医哥的小伙伴们都忙于科普辟谣。医哥在想,理性的分析辟谣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要考虑到谣言滋生的土壤——民众内心的不安和恐慌。

除了纯理性的辟谣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投入感情、信心和正能量的人文关爱。

特殊时期的辟谣科普,也不一定就要走寻常的纯理性道路。

(令人啼笑皆非的以“谣”破“谣”)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文化水平的人群,用不同的科普辟谣的办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

需要警惕的是,有些谣言是国外敌对势力恶意抹黑攻击我们的陷阱。

比如,一位自称来自武汉一线医务人员“瑾慧”发表了武汉感染九万人的谣言。被网友爆料冒充医务人员,并且号可能来自境外。

在这个疫情严重的春节里,政府部门、医疗防疫机构都在加班加点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忙碌着。根据相关法规,信息通报都是需要统一口径的,所以正确的消息会来得慢,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被负面情绪冲昏头脑,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一线的医护人员。

这些人在乎病毒吗?在乎病人的生死吗?

不。

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咬文嚼字地去攻击政府,抹黑他们自己身处的国家,去满足自己仿佛看穿一切的优越感。

他口中的每一句话都在告诉你,不要相信国家,不要相信政府,要相信我。

但是,相信他有用吗?他能用键盘击败病毒,保护你吗?他的信息让你更有力量更加积极,还是让你更丧更凌乱?

显然,你应该相信和支持的人,不在朋友圈,不在微博,不在微信群里。

这场战斗中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所谓的消息灵通的大神,更不是那些整天义愤填膺的正义嘴炮斗士。

史宇医师告诉我,心理认知的层面上来讲,恐慌和对“谣言”的需要是一个特定的心理时期。我们应该正确地认知它,引导它。

现阶段,面对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

医哥硬核地给您推荐:从大年夜到年初三,短短四天里搭建起来的一个时事平台——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
联合各大权威机构组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全媒体信息融合平台

一个页面链接全网资源实时、权威、高效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体验

全媒体信息融合平台功能大揭秘 01一线防控战报02发热定点医院03权威政策解读04头条热点

05防控快视频

06腾讯较真辟谣

07微医公益问诊

08捐赠需求汇总09我要供稿/找稿

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关注医哥,了解更多健康知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