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却不哭不悲,属于一种怎样的心理?心理学家:相当正常

文 / 第一心理
2020-01-04 00:14

死亡,是世界上最大的苦难。任何苦难与死亡的苦难相比都要小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塔木德》

你怕死吗?你如何面对亲人离世?

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终极问题。面对“死”,人们往往有两种态度:

  • 视死如归
  • 贪生怕死

中国人没有谈论死亡的传统,这是忌讳。不光是不谈论,甚至偶尔脑子转到这个念头,都会觉得不吉利。

目睹亲人去世,这怕是人世间最大的苦,从你一开始没有任何选择的全部附加给你,到最后一个都不留的剥离。这等苦,怎么能要求治愈?

我们不免思考一个问题,亲人去世却不哭、不悲,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吗?

情绪隔离

心理学家Elisabeth Kubler-Ross博士,她在1960年研究疑难杂症晚期患者时,发现每个患者亲属都要经过一个痛苦周期。

  • 第一个阶段:震惊。亲属对听到“死亡宣判”的普遍第反应是“不可能”
  • 第二个阶段:拒绝接受事实。常常会听到亲属“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这样的陈述
  • 第三个阶段:讨价还价。亲属往往会祈求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
  • 第四个阶段:悲伤。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最长,持续最久
  • 第五个阶段:接受。一旦到达这个阶段,亲属会尽可能完成患者身前未达成的夙愿。在心理上他们已经平静,并且不再恐惧死亡

现在,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在葬礼上,不哭就是不孝顺”。

这其实是不对的。哭,不一定就是孝顺;不哭,也并不代表就不够伤心,这其实就是情感隔离。如同电影《天道》中丁元英知晓芮小丹死亡消息,吐了口心血一样。大爱,都是无声的。

情绪隔离,指当一个人承受着创伤的痛苦,可能会引发自我认同混乱(identify confusion),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失实感。

在这种状态中,个体只会觉得自我的心理体验缺乏情感性的色彩和深度,甚至会延伸到听觉、味觉和嗅觉。

面对亲人去世,在创伤发生的同时或事后某个瞬间,会觉得所处的世界并不真实,时间凝固,前因后果不复存在,痛苦消失,甚至有灵魂离体的错觉,仿佛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从半空中看自己的行为。

人格解体

一旦出现人格解体,个体的痛苦感将会发生变化,部分人会因为内心的焦虑而开始重视解离感产生的原因,结果往往加重了焦虑的情绪。

比如:在生活中,苦难会导致个体出现人格解体,抑制了同情心,从而对某些事情不再感到害怕和内疚。

人格解体和失实的体验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长期处于焦虑和经历严重的心理创伤的人,更容易形成。

吸毒人士会追求解离的体验,而咖啡因和酒精也会产生类似的作用。

这是一种逃避式的自我保护,认为没有情绪就不容易受伤,事情就容易被解决。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创伤后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回避和麻木,以及情感的自我封闭。这是因为自我保护机制紧急关闭情感以避免更多的伤害。

它主要表现为再体验(创伤的经历)、回避(拒绝提到创伤时的情景)、警觉性提高,且这样的状态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目睹亲人离世却不哭,这是种应激障碍,一个月后可能得到缓解,但是以后一旦遇到类似的刺激,会更加伤痛,严重者甚至会落下一生的阴影,精神脆弱或失控。

结语

古希腊圣贤指出:死是人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的时候,死离我们很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思虑了。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就是将两者截然两分。

但实质上,“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分开,因为人们在出生之际就在走向死亡,而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把爱留给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