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抑郁症≠心细

文 / 太原心理
2020-01-03 01:31
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文/老K

这两天,我们都在迎接2020年新年的到来,可是还有一批人无法感受到快乐,他们就是抑郁症患者。

这不,无论热搜还是知乎热榜,这两天我发现抑郁症一直都在榜中。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价值:“抑郁症的人都很心细吗?”

我不这么认为抑郁症是心细,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确会想的很多,但是这不一定就是心细。根据百度百科和汉语言的释义,心细不单单是想的多,还包含一个“胆大”的含义在其中。可抑郁症等多数神经症其实特别胆小,他们的“心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避免自己遭受更大灾难的层面,离心细这个词本意的境界还是差了很多。

抑郁症患者多数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己对待问题想的特别多,可是付诸行动的事情太少了,我不认为这叫心细,事实上很多抑郁症患者他们内心情感丰富而且对他人情感反应也极其敏感,不过对大局与责任感方面并非特别注重。我曾经自己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而且到现在也见过几百个抑郁症患者,他们极其关注自我,而且在做事方面相对比较幼稚,希望活在乌托邦世界中。最近看《奇葩说》罗振宇讲出了一段金句,我觉得这个定义心细这个词特别棒,他其实是为了定义一个人是否靠谱,而靠谱的人也多都心细(这里允许我还是尊重汉字本来的意义,毕竟心细是一个更褒义的词)。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凡事有交代。

在抑郁症的时候,我曾经觉得自己想的多是一件好事,至今过了5年了,我并不认为如此,首先我的想太多全部都是关注我自己,比如自己万一如何如何,他们是不是又针对自己等等。而真正心细的人,并不等于一个人就是小肚鸡肠而且凡事纠结不已,我接触过那些真正心细的人,他们会照顾好周围所有人的情绪同时考虑问题特别周到,所以我个人觉得抑郁症并非如此。那么抑郁症究竟如何才能从过度自我关注敏感走出自我呢?
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 。
一个人要想活得卓越的确需要敏感,但这个敏感想要发展成我所说的胆大心细,首先需要将这份向内关注的能量转变到关注到外界。比如乔布斯也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多疑的人,可是他的”心细“更多投注到苹果公司的创造上,所以人家改变了世界。而神经症的人把这份能量更多关注自己,一辈子在内斗,终其一生也是多疑敏感,可是却一事无成。最后希望每一个抑郁症患者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特点,然后把这个特点用在长处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文章作者:老K

老k简介: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

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