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有一刻你会发现,有尊严地死去比什么都重要

文 / 第一心理
2019-12-22 16:1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欧文·亚隆

中国法律以心肺死亡来判定人的死亡,而其他国家基本都是以脑死亡来定义死亡。

在基督教徒看来,我们所认为的死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是沉睡。

他们最终会由上帝带领走向另一个世界,死亡对于基督教徒而言,并不是恐惧、漫长的黑夜,而是光明。

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徒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死亡的,甚至从某些方面,他们对于死亡有一种强烈的渴望。

死亡与痛苦贯穿整个艺术史,这个主题的历史甚至远超基督信仰的历史,艺术让人永生,也让死亡延续。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感叹:“可悲的凡人,像落叶一样,曾经葱葱郁郁,享用大地的果实,也终有一天,他们会枯竭衰老,步入永劫。”

死亡:是为了更好的存在

西方观念中,“人是理性的动物”,也有为了死而死的极端理想主义者。

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审判员,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并伴随着我们成长。即便在我们年轻时,它也用隐身的方式来观察你;当生活旅途的考验面临终点,它会逐渐现身,并取得胜利。

古埃及人对死亡毫不畏惧更不避讳,在他们看来,生、死的界限并不明确,死亡并非生的终结,而是肉体停止灵魂步入永生的开始。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托拉与屋大维在海战中落败,以毒蛇咬自尽,从容赴死。木乃伊、金尸面具、石棺、雕像都是为了迎接死亡和永生的到来。

古希腊柏拉图宣称研究哲学就是为了练习死亡,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既然我们从出生便注定是一个将死之人,那应该通过知识与沉思让灵魂不死。

海德格尔的观点是,死即“向死亡的存在”,又称“向死而生”。人只要还没有去世,就以向死而生的方式活着,也就是一直在“有死”和“能死”之间活着。

在我国,死一直是个避讳谈及的话题,大多数父母直接对死亡问题回避,导致孩子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死观,这样的后果就是让绝大部分的人难以接受和面对死亡。

因此,当亲人在面对死亡威胁时,我们的想法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他活着,无论是哪种活法,只要他活着。

这种对亲人生命的竭力挽留固然让我们感动,但是那些家属有真正思考过患者的感受吗?

死亡的幸福指数

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英国位居第一,中国排名第71。

在1999年,文豪巴金先生入院,一番抢救后,终于保住了生命,但从此插上鼻管,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由于长期插管,他下巴脱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巴金先生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家属不同意。

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哪怕用呼吸机维持,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即可。

就这样,他在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他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在被病痛摧残的极度痛苦之下,死亡才是最好的治疗。

另类的死亡态度

自杀,现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迪尔凯姆给自杀的定义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死亡。

自杀与任何一种死亡一样,即死亡同质性。作家自杀,有些是为了名声,构成一种消解真实与虚假的对立;抑郁症患者自杀,不是自杀,而是病逝。

存在主义将死亡视为其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角度却能够让人们获得拯救。

在病重患者看来,痛苦的生存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结束痛苦,选择有尊严的死去是最好的方式。

安乐死,便成为了许多患者所理想的结局。

死亡可以看作是生的一部分,出世入世,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求自我与现世的平衡,最终归于平静。

只有对死亡的本质了解越深,才能对生命的真谛理解得越透,尊重死亡,就是敬畏生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超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