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和公婆住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后抑郁,是真的吗?
婆媳关系
古今中外
都是个微妙的话题
今天就把产后抑郁和婆媳关系扯在一起说
感觉是在搞事情
还真不是
有科学研究为证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多家母婴医院 2017 年发布的共同调查结果:和公婆住的产妇,可能更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
对于产后抑郁,你了解多少呢?
关于产后抑郁症,公众了解不多,且有许多误区流传,比如将产后抑郁当成精神病,产后抑郁症过段时间就不药而愈了,甚至有的产妇及家人根本没把产后抑郁往自己身上想……
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好莱坞女星格温妮丝·帕特洛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是如何描述自己产后抑郁的真实感受的。
“我就像一具僵尸……我不能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我想这意味着我是一个糟糕的母亲和一个差劲的人……我就是个失败者。”
美国妇产科学会就曾提醒,大约7个产妇中就有一个会遭遇抑郁症的困扰,超过一半的妈妈会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虽然达不到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却同样令新手妈妈们痛苦不堪。
在中国,由于近几年孕产妇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产后抑郁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婆媳关系差
是不是就会导致产后抑郁
当然没那么简单
造成产后抑郁的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就是生理因素,由于怀孕生产,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其次就是家庭遗传因素、经济水平、个人经历、角色转换不良、婚姻家庭因素等。
而在婚姻家庭因素中,婆媳关系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中国式的婆媳关系和产后抑郁有怎样的关联呢?今天我们请我院心理科黄珺医生为大家深度剖析一下这个话题。
孩子的降生是家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年轻夫妇的小家庭和各自的原生家庭都从原有的阶段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阶段的变化要求家庭也要相应地有所改变。比如孩子的出生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小家庭从二人世界步入三口之家。年轻的父母要调整彼此的关系为孩子腾出空间,同时适应父母的角色,一起参与到照顾孩子的日常琐事和家务中。
而且还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小家庭和大家庭的关系,纳入祖父母的角色。原生家庭的父母亲也升级成为祖父母,要学会与已经成为父母的孩子发展成人与成人的关系,并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纳入与媳妇和孙辈的关系中。
当家庭面临着这些阶段性的转折,而又没有很好地适应变化时,家庭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比如:一对年轻夫妇还没有充分准备好从父母那里脱离出来就开始独立的婚姻生活,如果此时迅速地进入了家庭的下一个阶段——孩子的出生和养育,那么他们将经历巨大的苦恼、冲突和混乱。
中国家庭习惯于孩子出生后由祖父母来照顾,其中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这让本就承受着改变压力的家庭又增加了新的压力源——婆媳关系。
能否成功地化解这个压力,还要看原生家庭与核心家庭(小家庭)是否有清晰的边界。
在一个有清晰边界的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都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同时又有家庭的归属感,在生产后的这段时间里能够调整好彼此的关系,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完成自己的角色功能,就会给新手妈妈带来帮助和支持,大大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
如果边界模糊不清就很容易被其他家庭成员侵入,家庭成员过分关心和陷入彼此的生活中。具体到婆媳关系中,有的婆婆与儿子联结太过紧密,对儿子的生活照顾地无微不至,取代了儿子在核心家庭中的地位,代替儿子去行使丈夫和父亲的功能。如果儿子愿意依附于自己的母亲,重新做回一个乖宝宝,那么此时媳妇就等于失去了丈夫,在家庭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结婚以后,夫妻之间的结合代表了两个原生家庭系统的改变,他们必须先学会成为一对夫妇,忠诚于自己的小家,然后才是忠诚于原生家庭。如果婆婆过多地卷入小夫妻的生活,甚至横加干涉、指责,那么无疑于是增加了产后抑郁的风险。
丈夫的不作为
婆婆没有边界意识
才是引发产后抑郁的主要环境因素
当一位产后妈妈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没有胃口、睡眠变差、容易生气,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有自杀念头的时候就应该警惕产后抑郁了。
如果发生了产后抑郁,该怎么办呢?
1. 在产后抑郁的防治中,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产后抑郁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让妻子独自承受疾病。其次要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功能,给妻子足够的支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只有夫妻关系是稳定的,家庭才会稳定。
2. 要尽早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学会对情绪的觉察和调节。甚至是在孕期就应该早做筛查。
3. 保证足够的睡眠。
4. 参加新手妈妈的互助团体,多与外界交流。
5. 多与家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
6. 寻求心理治疗。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