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训教程:早期生活环境 对孩子一生有决定性影响
早期生活环境 对孩子一生有决定性影响
很多案例和研究都证实,早期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多教育学家都说过:如果给予正确的进行家庭教育,一般资质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天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案例】:卡尔▪威特的故事
德国乡村牧师家庭出生的小卡尔•威特,他的母亲怀孕到8个月时摔了一跤,使他早产一个月。出生时他脐带绕颈,不会哭,有缺氧的症状,虽然抢救了过来,但医生说:可能会影响智力。当时他的母亲对这个孩子已经不报太大的希望,只要不是痴呆、能成为一个普通人母亲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父亲当时50岁了,是一个教区的牧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在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他就总结了一套家庭教育方法,他相信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一般资质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天才。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就按照预定的家庭教育规划实施教育,在他的教育下,小卡尔•威特表现的极其出色。不但没有受到出生时缺氧的影响,还真的成为了一个公认的天才。小卡尔•威特的成就:
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
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
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
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
卡尔▪威特写了一本书,详细介绍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是下面这本书。
卡尔▪威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正确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而狼孩的故事则从反面展示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产生的可怕后果。
【案例】狼孩的故事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约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都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
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
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对于小卡尔▪威特和狼孩的特别经历,曾经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生命早期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造成的,并且生命早期形成的东西以后很难改变。而另一种解释则认为:遗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狼孩学不会说话走路,因为她们天生智力低下,即便是她们没有被母狼带走,从小就生活在正常的人类家庭里,她们也照样学不会。小卡尔▪威特也是因为遗传因素才成为天才,即便他换一个家庭,依然会非常出色。
两种解释似乎都能说得通,当时人们也不能判定哪种解释更为科学、更符合实际。
有一个心理学家,决心揭开这个谜底。他设想做一个实验:把一个正常的人类婴儿交给动物抚养,看看狼孩这样的现象是否能再次发生?如果真的再次发生了,说明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家庭教育,如果不能,则说明是内在的遗传力量规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我的天啊!这样的试验即便再科学、再有价值,也未免太残酷了、太不人道了!社会伦理道德不允许科学家这么做!这位科学家突发奇想:如果把实验反过来做,把一个猩猩从小就养到人的家里,完全按照一个人类的婴儿对待,看她长大后的行为、性格是像人还是像猩猩?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对吧?他真的这么做了。
【案例】猩猩古亚的故事
这位心理学家叫温思罗普·凯洛格(Winthrop Niles Kellogg)。1931年当他的儿子唐纳德10个月大时,他把一只七个半月的雌性黑猩猩古亚领进了他们的家庭,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抚养。实验进行了9个月,猩猩越来越像人。实验取得了成功,但也不得不提前终止,因为他儿子越来越像猩猩了。
最后的结果是:古亚被送回到猩猩群中,送回它亲生母亲身边,但它极为抗拒,很快就死了。实验得出了结论: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主要是模仿,幼年时期的环境(也就是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把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写了一本书(见下图)译名为《猩猩和儿童----幼儿时期环境对行为影响研究》
如果把遗传因素完全相同的孩子,放在不同的家庭中,看看他们人生轨迹有多么大的不同,这样的研究是不是更有价值?确实也有科学家这么做了。
【案例】三胞胎的故事
美国电影《孪生陌生人》,是一部关于同卵三胞胎的真实故事。他们出生后不久,就被心理学家做了长达一个19年的秘密观察实验,如果不是提前暴露,这个观察实验还会继续很多年。
这三个孩子出生于1961年的纽约,因为母亲无力抚养他们,被送进了一家福利婴儿领养机构。一个心理学家正在进行一项长期的研究:个人的成长是先天遗传因素更重要还是后天家庭教育更影响重要。这三个孩子被选中(还有其他一些双胞胎也被选中),他们被精心安排到三种家庭,分别是富裕家庭、中产家庭和底层蓝领家庭。并且会被定期进行智力、心理、发育测试,而这三个家庭的养父母,对此实验一无所知。
同卵多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后来他们的性格和“天赋”不同。实验证明,早期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大脑进行不同的“格式化”,家庭环境是造成这些不同的决定因素。
上述的这些案例说明:一个人的“天赋”并不是天生的,“性格”、“个性”、“特长”也都不是天生的,是婴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是由最早看护孩子的人造就的。三岁以前的事情,虽然很少能留下清晰的记忆,但会深深地镌刻在神经系统的底层,发挥着难以磨灭的作用,也就是说,早期的影响,一生难以改变。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高度重视0-3岁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他(她)婴儿期,让他(她)接触什么样的生活。
早期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大呢?另一个科学家提出了“关键期理论”。
关注我,关注更多家庭教育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