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成绩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哈佛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秘密

文 / 智慧家教人人会
2019-08-18 04:06
"

美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美国的另一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也指出: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当老师的也都知道,一本书的知识点是有限的,也就那么多,只要花时间学习,一般人都能学会并掌握。

高中学生在高一、高二对新学的知识能掌握非常到位的很少,但经过一轮复习、二轮、三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得较好;再补习一年之后,大部分学生总分普遍能提分十几分甚至二三十分。

有不少孩子经过对知识点的集中突破或假期集中补习弱势科目,的确会有较大提升。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的投入和管理!!

可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在学校每学期往往要学好几科,每天教师布置有不少作业,家长还给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特长班,都想要孩子学好,老实说,还真的不容易。

这就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摆在孩子们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所有成人面前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造成孩子们学习成绩差异和成人事业婚姻家庭差异的最主要的问题。

为什么同一个班里的孩子,有的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能歌善舞会画,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有的成绩差的孩子即使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依然赶不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

同样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能做成巨大的成绩,成就辉煌的事业,而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却依然疲于奔波于基本生计呢?

这,就是时间管理的奥秘!

《哈佛大学教给青少年的成功秘诀》指出:“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须考虑并安排好:我该为哪些事花费时间?怎样合理安排每天必须要做的事和自己喜欢想要做的事?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缩短?”

决定孩子成绩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哈佛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秘密

下面,我就结合《哈佛大学教给青少年的成功秘诀》、《哈佛家训》和日常实际,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从而取得好成绩和成功呢?

决定孩子成绩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哈佛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秘密

一、首先要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克服漫不经心、拖拉和懒惰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一天有86400秒,一年有31536000秒,每一秒都有无穷无尽的事情发生。那么,地球上的一秒钟,能发生哪些事情呢?

有人曾做过统计:每1秒钟,全世界约有4.3个婴儿诞生,1.8人死亡。每1秒钟,会有1对情侣结婚。1秒钟,2393470封电子邮件被发出,Google上,将完成48745次搜索。每1秒钟,人体内会发生超过100000次的化学反应,制造3百万个红血球,人的心脏跳动1次,并将60毫升的血液输送到体内。1秒钟,比尔盖茨进账250美元。1秒钟,你可以眨5次眼睛,呼吸93毫升的空气......人的一生,能有多少秒?所以,属于我们的每分每秒都很重要。

歌德曾经说过:“你珍惜生命吗?那么就请珍惜时间吧,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这些无不说明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们要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

有不少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漫不经心、随心所欲地做事情;有的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有的孩子懒散懒惰,更谈不上珍惜时间了。

所以,一定要从小就教育孩子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

可以为孩子买一块手表,在床头放一个闹钟,经常让孩子看时间看钟表,“现在几点了?”“这会儿时间是多少?”,让孩子有意无意地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经常让孩子估量一下做一件事的时间,“你估计自己做一份语文试卷要花多少时间?”“数学作业你大概要花多少分钟做完?”“从咱们家到学校大概要花多长时间?”“你准备花多长时间看书?”……让孩子从小树立时间观念和意识,从而学会珍惜和规划时间。

还可以跟孩子经常讲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比如: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写作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他十分珍惜时间,从而一生著作颇丰,成为一代文坛巨匠。再比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遵循严格的生活规律,也每一天晚上八点钟睡觉,清晨5点钟起床,他在30年中严格按照这一时刻表活动,准确无误,以致于他每一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当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门的时刻为标准来校对时刻,等等。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从而克服漫不经心、拖拉和懒惰,教育孩子立即行动和勤奋。

二、提高现有时间的使用效率

孩子在学校,同样的时间安排,同样一堂课40分钟,但效果却千差万别。这就涉及到在相同的时间里,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提高现有时间的使用效率?

总的来说,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态度习惯(认真用心、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勤奋努力、坚持、有上进心);高效听课习惯(对老师一节课讲了几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每个问题是怎样讲的,当堂课讲的知识当堂就尽量理解消化,积极主动回答老师讲的问题,有不懂的下课及时问同学问老师);高效的做题习惯(先阅读准确理解题意;落笔做题争取一次性做对尽量零失误;做完后用心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类题找规律突破,能举一反三);课间休息和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会休息的孩子才会学习。所以,告诉孩子该学的时候要认真学,该玩的时候要好好玩。下课课间一定要休息活动,这样身体才会更健康,适当休息后学习才会更高效)。

三、统筹、合理规划利用时间

人的一生除掉幼年顽童期与老弱暮年期,能够用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性只有短短的不足五十年。而其中除却休息、吃饭、休闲娱乐、无聊发呆、交际的时间,所剩的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少之又少。每一天只有24小时。

所以,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就必须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

1.对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做到心中有数

今天有哪几节课?每科可能要学习哪些知识点?提前做好预习。兴趣特长班学习要花费多长时间?放学回家后需要做哪些作业?做作业大概要花费多少时间?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想做哪些事情?分别要花费多少时间?等等,对每日的学习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分清轻重缓急

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不仅能轻松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异,还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还能休闲娱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他们一天不是24小时吗?

其实,答案是他们比别人更懂得“要干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来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合理规划高效利用时间。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我们需要处理的顺序应该是:我们考虑事情应先考虑事情的“轻重”,再考虑事情的“缓急”。

孩子们做事情的顺序基本上可以这样安排: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主要是学习和作业;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比如同学临时打电话邀约出去玩、同学突然到家拜访等;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比如看电视剧、玩手机游戏、与人闲聊等。

3.明确目标,制定规划

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聚集时间。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和控制时间。

明确每天的目标,最好根据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实际制定一个时间规划表,细化管理时间,按时间规划表去有计划有序地利用时间,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比如,我根据儿子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实际,与他商议之后,共同制定了一个时间规划表,并张贴在客厅的墙上,让他按照这份时间规划表进行每天有序的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规律作息并有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决定孩子成绩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哈佛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秘密

4.利用好二八定律,分配时间,提高效率

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目的上,这是提高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关键。

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去做,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孩子学习中那些需要大量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相对长一些,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去做;而把简单的重复的事情和任务,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去做。

当然,每个孩子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属于“百灵鸟型”,早上学习效率高;而有的属于“猫头鹰型”,晚上学习效率更高。这就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和生活。

5.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日积月累就会取得成效

所谓零碎时间,就是指不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个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如果珍惜这些零碎时间,把它们合理地利用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并不难实现。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试着坚持每天睡前挤出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容易长期坚持。

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几乎都是能有效利用零碎时间的人。比如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金就善于利用零散时间,他往往是利用空闲的五分钟、五分钟的时间练习钢琴和坐下来写作一百字或短短的几行,从而积少成多创作长篇小说。他说:“我的教授工作虽一天繁重一天,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再比如达尔文在给苏珊·达尔文的信中说:“一个竟会白白浪费一小时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有更加具体的体会,他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利用起来,也一样可以成就大事。”

孩子们可以每天利用十分钟打卡读背几句英语;十分钟背一首古诗和几段国学经典;十分钟做一两道奥数题;一分钟跳一跳绳或在睡觉前做一做仰卧起坐等等,长期坚持下去,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就会有非常惊人的进步和成就。

四、严格执行并形成习惯

时间规划制定再好,目标再明确,没有执行和行动,一切都等于零。所以,刚开始,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执行,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形成习惯,只要形成习惯了,一切就成为自然而然地遵守了。

当然,时间规划和执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适时适当地做出调整,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坚持进行高效合理的时间规划和执行,长此以往,孩子的进步和成绩就会越来越明显,对孩子长远发展和今后人生取得事业人生的成功,都有着切实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做家长的请不要怀疑孩子的智商,而应该有针对性地找出孩子的问题,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还是做事漫不经心、拖拉和懒惰?看看孩子是不是高效利用了时间,课堂听课效率如何?做题习惯好不好?看看孩子是否学会了统筹规划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规划表并严格加以遵守?如果没有,就赶紧教孩子学会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