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析《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

文 / 枫阅
2019-08-18 03:04
"

《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

精读析《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

《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是201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由埃略特·阿伦森、提摩太D.威尔逊和罗宾M.埃克特共同创作的。这本书分为十三章通过用各种事例和研究介绍了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和理解他人、在社会情境中认识我们自己、合理化行为的需要、态度改变、从众影响行为、社会团体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如何做到人际吸引、人们为什么会助人,又为什么会伤害他人等等。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作者在第一章像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和解读的力量​、人性的基本动机、社会心理学与社会问题、如何像一个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等等。

本书第一章通过三个事例​提出疑问,为什么人们眼睁睁看着一个迷茫的青年自杀而不报警,甚至鼓动他自杀?为什么儿子没有像父亲一样喜欢兄弟会这个团体?为什么人们会被蛊惑给自己的孩子灌下毒药然后自杀?然后引出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社会心理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是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父母、朋友、老板、老师、陌生人——事实上,在整个社会情景中)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找出每个人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左右的人性通则。

社会会影响人类的情感,人类的行为深受社会的影响。比如​一些犯罪案件,人们的情绪往往会受其悲惨的家庭背景等情景因素的影响​,对施害人同情或者对受害人更加同情。情景因素对于人们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取决于他们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解读。例如在销售商品时,销售者一般会通过顾客的动作神情来判断顾客对某一件商品是否有兴趣来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推销。人往往会为自己辩护,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借口,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们扭曲事实以达到维护良好自我感觉的目的。人性的两个重要的动机,一是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的需要,而另一个就是对准确性的需求。追求准确性的动机,即使自己会尽可能地扭曲事实以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但并不会完全扭曲事实。人性的基本动机也是为什么新闻采访时不能仅仅采访一个人或者一方的人而要多方面采访的原因。对社会性世界的期待,书中用了一个研究来举例子,研究者随机标示一些学生为有潜力的学生,结果这些学生的确表现得很好。这是因为对社会性世界的期待,老师被引导而期望这些学生有好的表现,这引起学生表现的改善。外界的期待会影响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个理论和广告学中的“理想的社会自我”​有同工异曲之感,我们往往会因为别人眼中理想的我们而去进行更多的提升性消费行为。外界的期待和看法很有可能会使得我们就变成外界人眼中的那类人。像我小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我很乖巧,所以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不敢做半点叛逆的行为,最后,这个“乖巧”的面具再也撕不下来……

最后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事情背后的实质,挖掘背后的真相。如果你无缘无故被一个人骂了,别急着生气,让我们先像一个社会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第二章 方法论: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进行研究

本书提到基蒂·吉诺维斯被杀害时至少有38位居民看到袭击或者听到听到呼救,但是没有人一个人去救她,也没有一个人报警。大多数人将邻居袖手旁观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冷漠无情、不关心别人的死活。而两位心理学家比布·拉塔纳和约翰·达利觉得研究人们对自己所处社会情景的认知更为重要,于是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目击紧急事件的人数越多,每个人插手管事的可能性就越低,这种现象叫责任分散。本书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家用了观察法、相关法及实验法去验证责任分散,但是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但是我个人认为人们袖手旁观或许有责任分散这个现象的因素,但是跟冷漠无情、漠视人命也有一定的关系。就像中国前几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十几个路人都冷眼漠视,径直走过,那时候他们也没有看到有别人去施救啊,所以应该不会以为有别人去救了吧。

社会心理学研究都是从某个关于社会影响效应的假设开始的,研究者从以往的研究中提出新的可能解释,并设计实验去检验它。社会心理学家常使用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实验法解释因果关系。社会心理学家还要遵循一系列行为准则以保证实验被试者不受伤害。

第三章 社会认知: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

人们非常擅长社会认知,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他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第一种社会认知是迅速且主动的,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是一种自动化思维。第二种社会认知是控制性思维。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低努力的思维,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人们可以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图式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填补我们知识的缺陷。而运用哪一种图式会收到可提取性的影响,即图式和概念在在人们头脑中所占据的优越范围,从而使我们在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过去经验的积累会提高我们的图式和可提取性,提高可提取性的水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还有眼前的目标所在和我们的近期经验也会提高可提取性。最近的经历会增加某个图式、特征或者概念可提取性,这个过程就叫启动。而让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的方法是自证预言。随机选取一个一些学生,将他们定义为未来有成就的学生,然而这些被定义为未来有成就的学生的IQ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就是人们对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预期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而自证预言带有局限性,会使得我们就像有权势的人手中的油灰被任意涂抹,而他们又对我们带着不正确的预期。就像有些孩子会被老师或者父母骂他们笨,然后他们就越被骂就越笨。所以在生活中要避免自证预言,消除自证预言。除了可以用图式来减少世界的模糊性,人们也可以用关心心智和身体的比喻,身体感觉可以启动比喻,从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另一种形式的自动化思维是判断启发性的使用,借助这些启发式,人们可以快速做出有效的判断,其中包括可得性启发式和代表式启发式。

控制性思考是一种高努力水平思维,这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主动的并需要努力的思维类型。威廉·詹姆斯说过,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的行动就是相信自由意志。人们越相信自由意志,他们就越意义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更不可能从事诸如欺骗等不道德的行为。

第四章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是一项基本需求,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人们的非语言行为。我们会通过面部表情去解读人们,但是解码有时候会出现错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同一个表情表达的意思却是不同的。我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的一位同桌经常板着脸,然后我们很容易认为她在生气,有人问过她:“你生气了。”她惊讶地说:“什么,你哪里看出我生气了。”在我那位同桌眼里,生气的样子不是板着脸的,而我们周围的人的认知是板着脸就是生气。

本章还提到了内隐人格理论,为了理解他人,我们观察他们的行为,但是也对他们的感受、特点和动机作出推论。在相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内隐人格理论一样,并且会代代相传。我们判断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因果归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社会环境。文化也会对归因产生影响。

第五章 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理解我们自己

自我认知即我们整合并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即我们制订计划、执行决策;自我展示即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尽力让别人看到想要展示的自我;自尊即我们感受自我的方式。自我定义会受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的影响。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内省,自我关注可以提醒我们是非观,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就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可以规范完善自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还有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然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进自己。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试图给别人展示自己想展示的部分而对自己进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的两种策略,一是逢迎,即用赞美或者奉承的方式让对方喜欢你。二是自我妨碍,即人们制造困难并为自己寻找借口。这两种策略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就像销售商品过程中,当售货员看到你看上了一件商品,他们就逢迎你,说你眼光真好之类的。还有自我妨碍,小时候每次老师让我们做作业,总会有一些同学说没有本子,没有笔之类来逃避,然后即使最后没有交作业,老师也不会责怪。

第六章 合理化行为的需要:减少失调的代价和收益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高于平均水平之上的,自己比大多数人更有道德和能力,这种与我们通常的自我概念相违背的行为所导致的不适感被称为认知失调。就像生活中常常有人道德绑架,认为有钱人就必须捐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这就是网络词中的“圣母婊”。而减少认知失调的基本途径是:改变你的行为和认知,或者增加新认知。

一种常见的新认知是自我确定,集中注意力于积极的品质而抵消愚蠢行为带来的感受。还有人们总是高估失望带来的痛苦,但是人们却从不期望自己能很好地降低这种认知失调。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我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就自杀,因为我努力了那么久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我一定会活不下去的。事实证明,是我想得太严重了。最后,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也没有自杀,哭了一场,然后淡然地接受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竟然会那样的轻易就接受了。书中还提到高自尊者在做了一些残忍、愚蠢而无能的事情后认知失调程度会最大。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高自尊者对自己的期待和评价都很高,所以心理落差会很大。

而在理性行为和合理化行为中,为了保持我们的自尊,我们的思维可能不那么理性,这是合理化行为。在降低认知失调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说服自己是正确的,最后会走向非理性的行为。本章提到我们每做一次决策就能经历一次认知失调。因为在任何决策中,我们选择的那个并不是完全好的,放弃的那个并不是完全不好的。所以我们在做出决策后会歪曲自己的好恶,往往会想着一个选择另一个的。而事实上无论选择了哪个,我们都会有懊悔感。决策越持久就越难以改变,降低认知失调的需要也越强大。创造不可改变性的假象,这是销售中的低价策略,通过降低认知失调和创造不可改变性的假象,高压的销售人员提高了你以他们价格购买该产品的可能性。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决策时如何减低他们的认知失调也关系到他们的自尊心和未来是否要表现得更道德或是更不道德。认知失调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认知失调分为大脑的失调和跨文化失调。

最后还有认知失调的产物,对努力的合理化,人们倾向于提高对自己通过努力奋斗得来的东西的喜爱程度。对于我们努力奋斗得来的东西,我们往往会更加珍惜。我们要避免自我合理化和其他减少失调行为的陷阱。

第七章 态度与态度改变:影响思维和情绪

广告是有巨大的影响力的,可以塑造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广告可以改变一个人对某产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大多数态度来自我们的经验,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主要是建立在人们对态度对象属性的信念基础上,而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更多是建立在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改变行为可以改变态度,说服性沟通、情绪和对个人想法的信心也可以改变态度。很多广告里都有说服性信息,然后去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人们往往会采取一些策略去避免自己受说服性信息的影响。如抗拒说服信息(态度的预防免疫、警惕产品值入、抵御同伴压力),还有抗拒理论。态度可以预测行为,预测自发行为和有意行为。

广告通过情感诉求和认知诉求来实现对消费者的作用。现在很多广告都不直接宣传自己的产品,而是通过情感来引发人们的共鸣,提高品牌知名度。我印象最深刻的广告是三九感冒灵的一则广告,它讲述了一群朋友失散在各个城市,一个胖子在群里发一句:“我想你们了”之后又赶紧撤回,想评论朋友的朋友圈却又把打好的字删除了最后只留下一个点赞……情感的淡化、毕业后的失散、网络时代人们内心的空虚……都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最后对这则广告留下深刻印象。最后广告除了能改变人们对商品的态度,同时也传递了文化的刻板形象。

第八章 从众:影响行为

当人们由于真实(或臆想)的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将产生从众行为,而人们从众主要是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广告中对从众消费这一消费心理运用很多,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第九章 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团体是现实世界的信息来源,也是我们社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团体倾向于由同质的成员组成,团体凝聚力将成员联结起来并发展共同爱好的品质,也会影响团体表现。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团体影响。

团体会出现极化,做出极端的决策。而集体极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认为一个团体要经过一个不断磨合,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团体在泯灭个性,也在成就个人。我们在遇到冲突是要沟通、协商、让步。一个团体中要有一个伟大的领袖,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四师徒。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像唐僧一样有信服力有威信的领导者,他不需要有多优秀的才能,但是他必须受到团队里每一个人的信服。一个好的团队还要像孙悟空这样的精英人才,一个像猪八戒这样起到调剂作用的乐天派,还有一个像沙僧这样在背后任劳任怨的成员。

第十章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本章介绍了关于好感、爱情、分手、新时代如何形成亲密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两人之间最初吸引力的有关变量,其中一个是接近效应。那些出于偶然和你接触的最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和情人。这应该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说法最合理的最科学的解释了吧。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对引发吸引力和好感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我们往往会对与自己很像的人有好感。其实我读了十几年书,我从来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但是高三那年,我跟一个女孩成为了朋友。跟我以前同过班的同学都很奇怪,为什么我一个从来不交朋友的人竟然和那个女孩成为了朋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她的经历和我很像很像,我们的家庭背景几乎一致。我们很相似,所以我们在很多事情上会有共鸣。还有互惠式的好感,应该没有人会喜欢表现出讨厌我们的人,一般来说,我们会喜欢那些表现得喜欢我们的人。外表吸引力在好感的产生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什么是爱”这个问题,本书给的定义是爱情有伴侣之爱和激情之爱,前者是指一种不伴有强烈的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觉,后者是一种伴有强烈的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觉。对爱情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有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亲密关系的结束可能归因于“致命吸引力”,原先吸引你的特质成了破坏你好感的元凶。这在婚姻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没有结婚之前觉得一个男生追求自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结婚之后就会埋怨他不学无术、不切实际。

在科技时代,网上约会的逐渐流行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要慎重理性对待,防止上当受骗。

第十一章 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会助人

本章通过人的伟大的自我牺牲与英雄主义行为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我们尤其关注由利他主义激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亲社会行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亲属选择、互惠规范、群体选择。个人品质会影响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利他性格的人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亲社会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人们为何去助人与所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密集型城市会较少地发生助人行为,长期居住在某一社区的人比刚刚搬进这一社区的人更愿意参与亲社会行为,还有前面的“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在共有关系中,人们会关注自己能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什么好处。媒体的影响使得人们可能以多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我们要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增加助人行为,更多地去了解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

第十二章 我们为什么伤害他人?能预防吗

社会心理学家将侵犯定义为有意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的行为。侵犯的类型有敌对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敌对性侵犯是一种源自愤怒的行为,目的是将痛苦或伤害施加给别人。工具性侵犯则是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这伤害性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以造成痛苦为目的。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表现出侵犯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暴力凶杀案事件都是男性是凶手。因素也对侵犯有影响,当人们经历伤痛、不安和激动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具有侵犯性。还有挫折感、被激怒和报复、侵犯性物体的提示作用,这些都是影响侵犯的情境因素。侵犯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习得的,这又叫习得性侵犯。就像电影电视剧里的侵犯行为的内容会增加孩子的侵犯性行为。我记得有一个实验是说屠夫的孩子比普通人成为杀人犯的几率要大的多,因为屠夫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血腥的场景,他们会观察和模仿而习得侵犯性行为。

那么如何去减少侵犯呢?首先要对儿童的侵犯性行为进行中性惩罚,而且惩罚要及时和确切。其次我们要出理好我们的愤怒。最后改变这个环境,并且改善孩子和青少年的生活。

第十三章 偏见:原因、结果与消除

偏见是对特定团体成员的敌对或负面态度,只因他们属于那个团体。偏见可以是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区域歧视等等。就例如人们对广东人有偏见,认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什么老鼠、蛇等等。但是我作为一个广东人,并不认同。或许是的确有部分广东人什么都吃吧,但是外界的人就把这个标签贴给所有的广东人了,还有很多地区的人们都被贴上标签。还有刻板印象是对一个团体全体成员的概括,将相同的特征应用在团体每一个人身上,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就像我上面举的广东人的例子,好像在别人印象中广东人就是什么都吃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刻板印象。还有人们普遍认为农民工就是没素养的,粗鲁的人,可是也有一些农民工活得很高雅。还有女生应该读文科,男生应该读理科这种刻板印象。

内隐偏见,即人们往往会掩饰自己的偏见,不愿意公开。刻板形象和偏见的普遍性会对受害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他们产生自证预言。偏见作为广泛存在的态度,社会生活中主要有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社会分类、归因偏差和我们分配资源的方式这四个方面导致偏差。

减少偏差就要与对产生偏见的团体接触,让他们了解这个团体。还有就是要提倡平等、追求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最后合作与互倚。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人类的可持续未来、健康、法律等。

精读析《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

这本书组织结构清晰明确,每个章节都用了很多事例和研究去说明,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一些理论生涩难懂,但是它会用各种故事去解释说明。最后,强烈建议看这本书,看完后你会对人类的心理有很大的了解,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