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内心没有自卑,也没有自信,做到事事应对自如

文 / 童教雷鸣
2019-08-15 00:06
"

文|童教雷鸣

您好,非常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我每一篇文章都是结合我的思考,用灵感写作的方法写下来的。写自己内心想写的,也写对自己内心有帮助的,希望您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对内心感受的觉察和帮助。

提到自信心,大家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只要是我们大家都会的,要求私下表演,都能够做到轻松的完成,这时候,我们有没有自信呢?我想大家都不会说没有自信吧!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了一个环境,观众比较多的时候,几乎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在内心中生起相应的感受出来。有的人显得很兴奋,越多人越有兴致,激动不已;而有的人,开始畏手畏脚,不能放开……

这种种表现,可能我们大家看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内心中生起了动荡的感觉。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既没有自信的特别感觉,也没有自卑的特别感受

在本质上,自信满满的感觉,与自卑渺小的感觉,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它们在我们的内心当中都是我们身体感觉的自然表现,并不是说那样的动荡是自信,这样的动荡是自卑。

那么为什么会有自信呢?

孩子天生是没有自信和自卑的概念。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法,开始导致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观念。受到惊吓、恐惧的时候,内心表现出害怕、怯弱的感受,身体也表现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我们成人的行动让孩子获得再次确认,这样做可以避免更深的伤痛与伤害。所以,孩子近而学会了自卑的表现。

我们看到了孩子自卑,又希望孩子大胆一点,要表现得大方一点,于是又要训练孩子自信的感觉。自信其来源,就是从自卑当中衍生而来的。而孩子的自卑又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而习得的方式。我们的行为让孩子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感觉,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种感受,如此才慢慢产生了自卑。

自卑的孩子与自信的孩子在本质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没有正确的处理内心感觉的方法所导致,自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补救

教育孩子内心没有自卑,也没有自信,做到事事应对自如

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内心的感受呢?

当内心感受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这种感受,同时把这种方法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会与内心感受的和平共处。

第一步,觉察内心情绪正在发生。让孩子体会内心的位置,也就是胸口正中央,被称为心窝处的地方,情绪来临或者遇到事情时,此处会体验到一种确切的感觉,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都可以体会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去体会、觉察此处正有感觉在发生。

第二步,与感觉和平共处。当我们体会到感觉的存在,我们就要学会与它和平共处。方法就是观察到这个位置,感觉到这个位置的感受就行。《道德经》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平常不管有没有情绪都要去觉察体会这个位置的具体感受,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保留一分注意力在这里就行。和平共处,就是让内心情绪的感觉自由自在的发生,我们不去干扰它,不助长、也不消灭它。

第三步,在与内心感觉和平共处的条件下,说出对大家都有益的话。我们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不能只想自己好,要为更多的人好,说的话和做的事是帮助更多人身心受益。

教育孩子内心没有自卑,也没有自信,做到事事应对自如

如何做到既不自卑也不自信呢?

正如前文所说一样,我们不需要自卑,也不需要自信,这两种感受其实都是内心感受偏差的体验。要做到一切都自然而然,需要时常练习一个诀窍:不管做什么,一切都围绕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要上台做公开的演讲,那就说自己是如何去达成演讲主题的相关内容。说自己的内容,我们非常熟悉,俗话说熟能生巧,说得多了,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巧妙地表达出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有任何刻意的举手动作,也不需要用某个姿势来证明我们个人的自信,我们站在那里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美好的。不需要人为刻意的加工,不会给人虚假、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人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做自己最容易,要扮演成别人认为的我们自己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不仅很难达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就觉得别扭,甚至在四周无人之时,痛恨自己的虚伪。

只要我们围绕这个诀窍,做持续不断地练习,我们就能做到自然而然,不用自卑,也不用自信。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教育孩子内心没有自卑,也没有自信,做到事事应对自如

结束语

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感受和平相处。接受到外界各种考验的时候,能用心体会内心的起起伏伏,感受它本来应有的样貌,感受内心的真实,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学会与内心和平共处,教会孩子对治内心情绪的方法,让孩子顶天立地,俯仰无愧。

个人简介:@童教雷鸣,从事教育15年,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