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故事谈一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金钱教育

文 / 小刚哥说教育
2019-08-13 03:08
"

前不久我们一家在一个集市上买菜,遇见一个瘸腿的流浪汉,拖着一个外放大音箱,上面放着一个讨钱的小盒子。音响里放着苦情的音乐“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

媳妇和孩子都看见了,觉得这人确实可怜,媳妇当场掏出一块钱放进去,拉着孩子的手走开后,还不忘嘱咐孩子几句:“遇见要钱要饭的乞丐,能给点钱给点吃的帮助一下,是善良的表现,多少都是个心意”“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本领,将来没本事挣钱,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乞丐”。

好像很多爸爸妈妈都习惯这样教育孩子,把乞丐这样的乞讨者,当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我当时有个想法在头脑中一闪而过,感觉这样做、这样对孩子说好似不妥,但是也没有立即反驳,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回家闲下来之后,我又想起这件事,好像在哪里读过一个关于乞丐的故事,让我念念不忘。

好像是什么时候在《读者》或者《特别关注》这样的文摘类杂志上看到过。后来我在网上还专门找了一下,还真找到了。

通过一个故事谈一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金钱教育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姑且把它叫做《我们家的一堆砖》。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他想向母亲要点吃的。这个流浪汉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流浪汉说:“请你帮我先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可以吗?”

流浪汉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要我搬砖?如果你不能帮助我,我不会怪罪,何必刁难我呢?”

母亲不生气,她对流浪汉笑一笑,然后俯身用一只手抓起了两块砖。当搬过一趟回来时,她温和地对流浪汉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流浪汉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滚动两下,终于伏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流浪汉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他一杯水,一块面包,临走的时候,母亲递给他20美元。流浪汉接过钱,感动地地说:“谢谢你,夫人。”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

流浪汉感激地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过了一些天,又有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祈求施舍。母亲让他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水和面包,还有20美元。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人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让人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呢?”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其实都一样。”

我噘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可是,对流浪汉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一样了……”

此后,经常有一些流浪汉来到我们家,每一次母亲就会把过去的戏重演一遍,我家的砖就屋前屋后地被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他仅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他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一个流浪汉。因为当年你让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与我无关。”

那人挺直身子,看着母亲说:“是你帮我找回了尊严,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还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独臂的董事长为了感谢母亲,他决定赠送我们一套房子,比我们现在的好很多。

母亲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馈赠。”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虽然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们长大之后都自立成才了。我的两个哥哥都得到了博士学位,我的姐姐现在是一家超市的经理,我是一名律师,马上准备竞选我们州的议员。

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我们家的那一堆砖,有时候还会在母亲的指挥下被搬来搬去。

故事讲完了。

不同年龄、经历阅历的网友,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

抬杠的网友会说:现在一个小工干一天活也得至少200元,你让一个乞丐搬一堆砖,才给人20美元,太不讲究了吧?!

也有人会说: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能混成董事长?怎么可能?!放在中国试试看?!

还有人会说:这个妈妈太虚伪,帮了人家,后来成了达官显贵,给你一套房你还不要?!

有的经常读励志故事的网友会说:你这故事逻辑发展不对啊,应该是后来女主家庭落魄了,孩子去找工作,遇到了乞丐变成的董事长,认出了你们……

当然我分享这个故事,不是用来抬杠的。

通过这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金钱教育》

通过一个故事谈一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金钱教育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吃嗟来之食”“君子无功不受禄”。

“嗟来之食”的故事出自于《礼记》。

齐国当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这个故事本身说的是礼数。

“无功不受禄”的说法,出处很多,有说来自《诗经》,又说来自《吕氏春秋》,还有说是《列子》。这里举一个列子的例子。

一位列国使者入郑拜访列子时,发现这位自己仰慕的有道之士,竟然经常在饿肚皮的情况下,埋头搞学问。郑国宰相子阳听说此事,随即派遣官吏给列御寇送粮食。列子不为所动,拜谢说:无功不受禄。使者只得带上粮食返回复命。列子之妻对此困惑不解,列子解释到:子阳并不了解我的“道”的伟大,只不过想沽名钓誉罢了。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当时更多的是传播儒家学说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也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故事来讲,但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往往缺乏的,是对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商教育,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社会生存教育。

正因为如此,当今社会才有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寅吃卯粮”“借贷消费”导致入不敷出的现象,还有些人幻想“天上掉馅饼”,觉得劳动挣钱来的太慢,没面子,陷入了网贷、赌博、传销、色情服务和非法集资的泥沼。

通过一个故事谈一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金钱教育

特别要说一说的是网贷、信用消费和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最近几年突然兴起的概念,又常常和“普惠金融”混合在一起包装兜售。由于对新兴事物监管比较宽松,这几年各种互联网借贷平台和金融服务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中国消费金融占GDP的比重如今突飞猛进到8.5%。但是更致命的是,借款人以没有征信记录,对自己未来收入缺乏判断能力的年轻人为主力。

某互联网贷款机构做过统计,互联网金融的借贷者,90后和00后相加占比53.05%,超过一半。在这份调查中,近三成用户以贷养贷,5.44%的用户已经资不抵债。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去年年底就说过,借助于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费信贷发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个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中国有很多互联网巨头,但是没有巨头的担当。一些所谓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一群被吹捧为没有“原罪”的新企业家,都开始拿流量变现,而回报最高的变现,就是做互联网金融,说通俗点就是“放贷款”!

当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刷着抖音,玩着网游的时候,网上总会根据你的消费习惯,给你“温馨”的推送各种借贷信息。

这时候,一些年轻人心里总有一个理智的声音小声说,“不要借钱,借钱不好”。

但是扑面而来的信息告诉你“哇,你有20万额度!”,“有免息期呢~”,“零首付”“三年后年才开上今天喜欢的车子有什么意义?”,高端餐厅、豪华游艇、私人飞机、俊男靓女都在向你暗示着:借!借才是美好生活。

可以理解,这代孩子就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要把流量转化为收入,他们当然首当其冲。

中国肯定不是全世界金融最发达的国家,但我们却是年轻人负债最重的国家。

而这一切,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可能就不止于此。

至少你的孩子,不会成为被“套路贷”压垮的那些孩子。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