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文 / 喜马拉雅
2019-08-10 13:31
"来源|喜马拉雅APP陈昌凯的精品课《陈昌凯的心理课》编辑|云间

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是消极和被动的,比较害怕冲突,对感情的结果常常是消极悲观的,我们将这种情感模式称之为“回避型依恋”。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儿童时期与父母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那“依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一种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系。

“依恋”的种类和特点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顾名思义,这种依恋关系是非常安全的。当养育者离开的时候,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轻微地表示抗议,不希望养育者离开。但当养育者坚持走开后,婴儿也不会剧烈地哭闹。而当养育者回来的时候,他会主动寻找养育者,并且很容易在养育者的安抚下平静下来,然后他们就重新开始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第二种是“焦虑-矛盾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种类型的婴儿处于陌生环境中时,会紧紧地缠着父母,显得紧张和焦虑。而一旦父母离开,他们就会大声哭泣,可当父母回来时,他们又表现出敌意,用踢打或者推开的方式拒绝父母的接近,仿佛是在惩罚父母的离开,表现得非常地矛盾。

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也是不安全依恋的一种。这种类型的婴儿与父母分开时,很少会表现出痛苦和不安,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也不会主动地恢复与父母的接触,有时还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玩具上,而不看自己的父母。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依恋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来说,我们将影响依恋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内部因素,就是指我们自身的本质特点,这些与孩子的神经类型有关,是天生的。但一般来说,真正让孩子走向焦虑或回避,或者内向与外向两个极端的,是我们后天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就是外部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第一,抚养者的依恋类型,也就是抚养你的人是什么依恋类型的,这决定了他们对待你的方式。安全型的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积极地做出相应的回应,孩子也会以父母作为学习的榜样,从而更容易发展成安全型依恋。

研究者将婴儿出生1个月、3个月和9个月时母亲表现的记录,与婴儿成年之后的依恋类型进行比较,发现母亲对新生儿的行为几乎可以用来预测成年后的依恋类型:那些母亲表现出更敏感的回应、更少的拒绝的孩子,会更多地发展为安全型;反之,婴儿则会更多地发展为不安全型。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看看我们常常还说“三岁看老”,研究告诉你,很可能在还不到1岁的时候,你的依恋类型和将来的恋爱方式,就已经决定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抚养方式。父母如何养育你,直接会影响你的依恋类型。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并不敏感,不能做到及时回应,甚至经常表现出拒绝行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或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式对待孩子,一会儿和风细雨,一会儿暴跳如雷,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发展成“焦虑-矛盾型”的依恋。

成年后仍然可以改变依恋类型

依恋关系的形成,确实与小时间的养育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回到原生家庭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修复。更不意味着因为你们都无法回到那个童年的家庭中重新来过,所以就对自己的不安全依恋无能为力。

心理学家告诉你:你的恋爱在一岁的时候就确定了


请再回忆一下什么叫作“依恋”,依恋是个人与重要他人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一种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系。注意到了吗?其中并没有特别说只有父母或是养育者这个重要他人,也没有说只有小时候的关系才叫依恋。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必太在意原生家庭,因为那些已经发生,也无法改变,不如面对自己现在生活与关系,慢慢地学习、慢慢地接近、慢慢地喜欢、慢慢地体验到亲密关系中的呵护与温暖。

关于主播:

社会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将多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用最生动的语言讲给你听,为你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用心理学实验解释了很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迷惑不解的现象!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