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文 / 职场悦读
2019-08-08 12:12
"

自己每天急匆匆地奔向地铁、公交站,或者在如洪流般的汽车长河中焦虑不安,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多年以后会发现我们仍然如此平庸:提职加薪在梦中;工龄长了,圈子却小了;似乎永远撵不上时代的变化,QQ还未整明白,抖音又来了……

为什么我们在"996"甚至是"796"般的忙碌中,收获到的只有平庸?

原来,平庸的原因在于我们不懂得专注。

这是美国作家于尔根•沃尔夫所著的《专注力——化繁就简的惊人力量》一书给出的答案。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本书的作者于尔根•沃尔夫,同时还是一名演讲家和咨询顾问,他还写过包括《你的写作导师》、《做些不一样的事》以及《创造力,从现在开始!》等书,他的文章中充满了各种能使我们更具创造力、更富成效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中,作者给我们阐述了专注为什么如此重要?什么是专注力?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专注力的人。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80/20法则

经济管理思想家约瑟夫M.朱兰提出了80/20法则,这一法则也就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之名命名的"帕累托"法则。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即20%的人成功,而80%的人不成功;20%的人买时间,而80%的人卖时间;在意大利这个国家中20%的人拥有80%的收入等等。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二八定律也是墨菲定律

作者就用80/20法则解释了专注的重要性。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

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真正至关重要的事情其实只有20%,却能让我们获得80%的成就或快乐。

因此,我们就应该学着将80%甚至更多的时间或精力用在积极的、自己能做得好的、快乐的而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当然,80/20法则同样适用于消极的事情之中,例如,80%的犯罪事件是由20%的罪犯所为。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专注力的人,让我们可以把有限的金钱和时间用在"刀刃"上呢?

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每天每刻决定从何处以及如何配置自己的精力无疑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记住,从现在开始,学着把80%的时间和精力投向20%的事情中,至于剩下的80%,只需我们付出20%的精力就可以了。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不忘初心,专注于目标

最近热播的都市偶像剧《亲爱的热爱的》,男主角韩商言就是一个专注力超强的成功角色。

他从一个喜爱网络竞技的青葱少年,成为一个带领着团队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网络安全竞技冠军的领跑者。

可是他却走过了一段"赢过、输过、笑过、哭过、被质疑、被绯闻、被非议、被黑幕,从未辩解,无需辩解……"的旧时光。

在那段孤独,甚至可以用"暗无天日"的艰难岁月里,他无暇抱怨,反而用尽了自己几乎100%的精力和人生中最好的10年时间,专注于网络安全大赛的训练与人才培养,在被他人嘲笑、不解甚至诋毁的情况下,他和他的战友们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

因为赢得世界冠军既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目标,还是他对自己的高期待,关键是这一点从未变过,这个梦想一路引领着、激励着他和他的团队达成目标。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本书作者给出了SMART原则来帮助我们寻找专注的目标:SMART原则(S=Specific(明确性)、M=Measurable(可衡量性)、A=Attainable(可达成性)、R=Relevant(相关性)、T=Time-bound)(时限性)。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还要学会进一步分解目标,就好比吃一块牛排,先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来吃,最后顺利地吃完整块牛排。

所以先找到自己的目标,再结合本书给出的策略,就可以掌握专注力的本领。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专注于自己的优势

别人眼中只是在玩电脑的韩商言,早已锁定自己了优势:网络安全职业选手。

他没有向世俗妥协,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与其用更多的时间来增强自己的短板,还不如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竞技优势,既成为过去岁月中的GUN神,又成为新时代的网络安全领军人物。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专注比任何事情更重要

这一点,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在动荡的旧上海,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文字,在令人不安、充满恐惧的抗战环境里,她用清冷苍凉的独特笔调,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小资经典"小说,至今热度不减当年。

同时,她还因此成为中国白话文兴起后,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女士,她用自己的优势写出了带有"张爱玲"专属标签的时代。

至于优势,作者告诉我们,要对自己进行认真地剖析,弄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然后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把它做精做细,做到极致。

张爱玲把写作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韩商言把网络安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们都成功了。

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需要我们自己弄清楚。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克服拖延,专注于行动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新年新计划"。可是新年过后不超过1个月,所制定的各种计划,能被真正付诸实践的少之有少。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新计划,独独缺少行动。

其中的原因一是怕出错,二是懒惰,三是放弃。

敢于试错才能让问题尽快地暴露。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屠呦呦在她的论文《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中这样写道:"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抽取青蒿提取物……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如果没有行动,就没有错误和失败。可是唯有行动才能积累经验,找到新的出路和办法。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都需要先去实施和执行,在试错中改进、修缮。

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后,后面需要的就是坚持。因为"失败的唯一途径就是你的自我放弃"。

屠呦呦数十年的坚持,既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又赢得了诺贝尔奖。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专注于倾听

作者在本书中特别提到一个词:交叉独白

也就是说,我们在与对方交流、聊天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倾诉,而非倾听。

我们在推进一项工作、执行一项计划时,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关系,得到他人的认可后,才可能影响到身边的人与我们携手前行,达成目标。

这时,专注于倾听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倾听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小敏参加了公司组织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会议进行到中场时,主持人提出让大家自由发言。

一时间,大家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愿意多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结果可想而知,每个人都痛快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听到别人的想法。最后只是揣着自己的想法结束了研讨,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要做到专注地倾听,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感同身受。这期间可以用适时地回应、眼神对视、重复、提问等方式,从对方的话语中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让沟通得以有效进行。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专注信息

现在的确是一个信息繁杂、信息过量的时代。就算我们自己不上网浏览信息,一旦走进办公室,当天的头条消息,一定会自动传入我们的耳朵。

有人一定会说,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是很好吗?毕竟这是一个信息时代。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真正与我们有关的信息又有多少呢?

解救“拖延症”最直接的方法,谁都能看懂的秘诀

这些信息用冯唐的话说: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而且有研究表明,"人们一天中所获得的来自外界如此多的信息,会使人们逐渐失去自己的理智",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还记得《亲爱的热爱的》中,韩商言起初就不用微信,也不用微博。他的世界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比尔·格罗斯很像。

比尔·格罗斯说:"我没有手机,我没有黑莓。我的格言是,我不想被联系,我希望与世隔绝。"

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不理会任何与自己专心从事的事情无关的信息,而是给自己留出足够多的安静时间,用于思考和复盘。

所以作者告诉我们用80/20法则,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消费,即"专注于你所需要的信息并忽略剩余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位作家说,她每天的信息就是来源于多屏、多方式地阅读,而不会被层出不穷的各式信息所诱惑。

尝试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出与自己最相关最重要的20%信息,就可以给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以专注于我们的目标。

《专注力》一书,用80/20法则告诉我们,只有20%的事情让我们收获80%的快乐和收入;学着用SMART原则锁定我们的目标或梦想,将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后,并对自己有个高期待,然后学着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发挥优势,勇敢地地以行动,并坚持下去。

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着专注于倾听,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理解他人,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努力。

最后就是要学着使用80/20法则,有目的地消费信息,既从信息中获得帮助,又能节省时间让自己休息或思考。从今天起,用书中给出的策略和方法,尝试着改变自己,就像书中所说如果没迈出第一步,则永远不会开始。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