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为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文 / 慢慢走就很快
2019-08-07 10:13
"

相传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地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在神殿支柱上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绳结。

那么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解开的绳结呢?

他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

据传,当时他接着说道:“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当然,并不是谁都能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若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有这样的气魄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教育孩子同样如此,也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为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本书中就给出了明确的阐述。并不是说要和别人都保持冷冰冰的距离,而是和他人建立要敢于去摆脱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困扰和束缚,不去受他人的期待和评价的困扰,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同样受用。虽然说这本书是一本颇受争议的书,但是在本书中我却看到了那个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懈努力的身影。

作者岸见一郎自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和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在本书中也论述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明确的区分开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学会课题分离;在对于孩子的引导上的确不易批评,但是也不能让表扬过度;同时要和孩子建立横向联系,亦师亦友的帮助孩子,给予中肯的建议引导孩子。

在教育孩子中,要敢于迈出第一步:课题分离

前段时间,微博再爆金句: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

中国青年报曾经有一篇报道说一名30多岁的男子使用假的驾照被罚,当知道结果的时候,父母先炸了,还扬言到: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的那么重?

如图,人高马大的“孩子”证件造假,被警察叔叔处以5000元罚款和15日行政拘留,谁知道结果一出来,父母先炸了:“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这是典型的把孩子和自己混为一谈,没有课题分离。更有甚者孩子犯了错误作为父母要去冒名承担的不计其数。

殊不知,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作为父母这样一味的袒护,帮助他承担,对于孩子来讲,意义何在?他自己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那么又有谁来为他的人生负责呢?

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刘若瑜也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为了孩子出国留学,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8年最终闹得离婚收场,把所有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儿子不理解,经常和母亲吵架,20岁了还像个孩子长不大。刘若瑜自己还总是担心孩子被前夫抢了去,自己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他学会课题分离后,让孩子独自在国外求学,自己回国找回自己的事业时,生活重心又回到了自己身上,生活也特别有劲头,再看儿子,仿佛也成长了不少,而且在生活的历练中,还会有更多的成长。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都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所以说,放开手,让孩子去面对他自己人生,在孩子还未长大,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可以帮助,最重要的是让他自己学会面对。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人生,既不是父母人生的续集,也不是他孩子人生的前传,更不是兄弟姐妹的番外。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独立的去绘制的一幅地图,是非好坏全然应该由他自己去承担面对,而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和给予建议,而非强制。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为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批评,也不能只有表扬

有的人不禁要问了,那要怎样。

近年来,批评教育逐渐的被年轻一代的父母所摒弃,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表扬孩子。

很多父母会在孩子主动扫地或者刷碗后说“你真棒,真懂事。”但是,如果是夫妻的另一方做了同样的事情你是不是会觉得稀松平常应该做的事情呢。

为什么不建议表扬呢?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在表扬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一点我有很深刻的体会,女儿我们一直很少批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鼓励,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们夫妻俩和双方的老人都很宠。女儿上幼儿园后,每每做事情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就会哭鼻子。做游戏输了也要哭。

老师几次找我谈话。在幼儿园还好,毕竟幼儿园主要玩为主,竞争很少。但是正式上学后,以后会遇到很多比她优秀的孩子,只能承受表扬不能承受批评或者失败,以后要面对的挫折肯定会特别的多。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谈到,表扬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肯定和赞同,如果父母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不会有一直被批评的阴影,但是会有强烈的被认同感,如果得不到认同的话内心也是会承受不了的。这也是只有表扬的教育下带来的弊端。

所以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不要完全否定批评教育,也不要一味的崇拜表扬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凡是多静下来沟通,事先多去想一下孩子的出发点和立场,孩子犯了错的时候该批评要批评,小事做对了不表扬也无妨。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为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跟孩子建立横向联系,像朋友一样的建议远胜于来自父母的压制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在参加开讲了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我和学生们是什么关系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关系了,相互平等,相互平行。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去发挥他的意志去做选择,做事情。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就讲述到了这种建立横向关系。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要服从于谁,彼此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的话孩子才会更好的把父母当做朋友,父母也能更好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我大学室友与妈妈就是这样。大学第一次住校,妈妈还一直称呼她在家里的爱称,她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就和妈妈谈了,然后第二次我们再见到她妈妈来的时候,称呼就已经改变了。

和妈妈像朋友一样,能够两个人一起趴在床上打电话给爸爸,聊聊爸爸妈妈的工作,自己的学习,互相交流意见。

面临大学毕业是工作还是考研时,当时她妈妈说,你自己衡量分析,当然我们会给你提参考意见。同样的,在哪个城市生活的话我们都尊重你。不需要过多考虑我们。我们可以退休了去你所在的城市生活或者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这样平等的沟通,让孩子在做选择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最大程度的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

这样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引导,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真的是称得上一本心灵的哲学,带着不同的目的去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作为父母读完这本书也会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总是希望带给孩子更好的,但是孩子会落后。

在强制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反而丢失了很多初心。我们也会越来越懊恼于亲子关系。这样的话我建议可以读一下《被讨厌的勇气》,重新的审视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长。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的父母。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