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文 / 小雪老师讲故事
2019-08-05 11:13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肥胖,是持续性的伤害


前几天和朋友们视频聊天,说到减肥,每个人都说自己工作之后胖了不少。回忆起高三时期,我们其中三个人(包括我)的体重直线飙升,上大学后疯狂减肥的事。

虽然每个人的减肥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只要童年时代胖过,心里的自卑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朋友A:大一时我150,军训时因为太胖容易出汗,脸上的粉底流成白条,我只能竖起领子低下头,独自猫进厕所把妆擦掉。

朋友B:我从小就胖。初中的时候,经过两个男同学身边,我听到他们在背后笑话我,我甚至都没有回头的勇气。

我:上大二时,有一次我陪男朋友回寝室,他搂了一下我肩膀,我当时气的一路没理他,到寝室楼下我哇一下哭了。我说:你能不能别碰我,你一碰我,我就觉得自己一身肉,胖死了!

说实话,我当时那股无名火把他弄懵了,但是我那几个朋友却能体会我的心情。


因为只要是真正胖过的人,内心都很敏感且自卑,而且这种心理非常难克服,即使瘦下来也不会很自信。

尤其是从小胖到大的人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献上一张百天的我,脸都是方的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肥胖,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现在的社会,以瘦为美,对胖人从来都是不友好的。

胖人往往会给人行动迟缓、头脑笨拙、好逸恶劳、体味重的印象。

即使这种印象过于刻板和不友好,但这种“社会共识”很容易给人造成心理创伤,尤其是孩子。

因为孩子的三观尚且建设不全,容易受他人影响。当外界对他灌输“胖”、“笨”、“丑”等歧视性话语时,孩子会认为这是别人对他的定义,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对他人的防备心理。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每个胖孩子无一例外会成为被同学们起外号的目标,而且小孩子的口语表达没有分寸。

像“胖猪”、“土肥圆”等带有侮辱性质的外号,往往像标签压在孩子心头上,让他们抬不起头,性格越来越内向,慢慢就会封闭自己,形成敏感和自卑的性格。

而且,儿童时期的 “胖”,往往不被家长所重视,家长认为孩子胖一些可爱、身体好, 所以,肥胖问题在儿童时期得不到及时解决,自卑心理就会持续蔓延。

一个身材不讨好,性格又内向的孩子非常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对象。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奇葩说》辩手颜如晶曾说:自己无法忽视“太胖”的事实而焦虑

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博士生专门调查了在15-16岁之间的青少年中肥胖和校园暴力之间的关系。事实表明,超重的同学的确比一般人更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通常会被疏远,被散播一些不属实的谣言,还会被起难听的外号,甚至直接被拳脚相向。

回想一下,学生时代,你班里的那位胖同学是不是经常受到大家的调侃甚至暴力行为?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现在小,以后长大了自然就瘦了,比如这样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NONONO,您想的太美了。

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儿童期肥胖与成年肥胖的调查,发现:

6岁以前就肥胖的儿童,成年后肥胖的概率约为25%;

肥胖持续到青春期的儿童,成年后肥胖的概率约75%。

如果在儿童时期不及时找出孩子肥胖原因并加以纠正,那么,他很可能会从一个“小胖胖”变成“大胖胖。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高三毕业时,我是酱婶儿的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毕业册上的“班级之最”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一个人如果经历过肥胖苦恼的青春期,那么TA长大后往往有3种“后遗症”。

1.喜欢调侃自己的身材

这一点可能很多胖友们都有同感,当别人注视到你或者自己照镜子时,往往自己会先发制人地说:“我太胖了。”

心理咨询师说,这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防御机制,仿佛自己先坦白承认“我丑,而且我知道我丑,你不必再说了”。这样潜意识里才不会觉得别人一看见我就在轻视、嘲笑我。

2.刻意迎合别人,无法进行真实的情感表达

我们常常认为,胖人的脾气很好,怎样开玩笑都不会生气。

在周围人有意无意指出胖人的身材缺点时,他们很少去反驳,甚至会跟着大家一起哄笑,或者假意生气来化解尴尬的气氛。

其实,并不是胖人脾气好,他们牺牲掉情绪表达与反驳权力,是因为他们过于不自信和怕被孤立。

3.从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因为从小不会被异性关注,成年后遇到爱情到来时,(即使是瘦下来了)他们也经常会问出:

“我可不瘦,你确定你喜欢我?”

我的一位朋友,长的很可爱,性格超级棒,属于人见人爱型。但因为她上大学之前都很胖,后来遇到心动的男生也不敢主动追求,对方有所回应后她也会责备自己“太胖了”而退缩。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对于亲密关系的沮丧和焦虑,是胖人们儿童和青春期时就种下的心理阴影,家长们绝对不可忽视。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引起孩子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来自祖父母的“隔代亲”

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时候爸妈太忙,有时候会把我放在姥姥家/爷爷家呆一段时间,许久见不到我的老人们,经常会做一大桌子菜来“投喂我”,下午还要给我加鸡腿!看我吃的越多他们越开心。

这点其实可以理解,因为经历过困苦年代的老人们往往会觉得——“孩子嘴壮身体好”、“胖一点的孩子看着有富贵相,而且可爱”等。据调查,被上一辈人照顾的孩子,肥胖风险是只跟着爸妈生活的孩子的2倍。

所以说,有一种饿,叫做

【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觉得你饿】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连拍照都舍不得放下姥姥给我买的酸奶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2.来自父母“爱的奖励”

爸爸妈妈可能不会像老人们那样疯狂投喂孩子,但是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提高、表现乖巧、被老师表扬等原因,会选择用巧克力、蛋糕、披萨等高热量食物奖励孩子,这种方式加强了孩子“对不健康零食的积极条件反射”,反射的加强又会影响孩子对健康食物的选择,如果他们面前有一份青菜,一份蛋糕,即使爱吃青菜的小朋友也有可能会选择蛋糕,因为那代表一种积极的“奖励”。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3.来自电子设备的普及

现在手机、IPAD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放学回家、吃饭之后、放寒暑假的时候沉迷看动画片、打游戏吃鸡,坐在沙发上根本不动弹,这样一来,体重一定会增加。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懒得管理孩子,索性把“电子玩具”扔给孩子,自己图个清静也在玩手机。

那,你家孩子不胖,谁胖?

除了上述讲的心理危害,肥胖还会导致孩子性早熟、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孩子肥胖该怎么办?

首先,可以先计算一下BMI指数(全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来确定孩子是否是真的胖。

作为一个常年关心自己体重的人,建议大家下一个“薄荷健康”app,就可以算出BMI指数,还可以记录运动、饮食和体重,我上大学时就开始用了,很方便。

BMI指数为18.5~23.9,正常

BMI指数为24~27,过重

BMI指数为28~32,肥胖

下面几个帮孩子减肥的方法,可以进行参考

1. 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吃甜食,那TA的口味就偏甜,肥胖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多增加充足的谷物和果蔬,保障孩子摄入足够多的纤维,也是帮他们建立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2.培养孩子户外活动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或者是简单的散步、跑步,既是促进亲子间关系的好方法也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发胖的可能性。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3.注意孩子是否在用食物化解情绪:高热量食品可以让大脑感觉“愉快”,所以很多人会用食物缓解压力,焦虑、抑郁、悲伤等情绪。当你发现孩子刚吃完饭又去吃东西,就要想想他们是否处于一种不积极的情绪内。

不要小看这件事,它让很多孩子从小很自卑,甚至影响一生

4.吃饭要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咀嚼30下以上,这样营养素容易被身体吸收;狼吞虎咽的话,不仅容易增加肠胃负担,还容易发胖。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胖娃娃,或有如上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避免肥胖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

过度肥胖,甚至已经威胁到身体健康的孩子,一定要去医院寻找专业的医学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