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拖延症

文 / 成都心希望
2019-07-30 21:29
"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计划要实现某个想法,我们且称这个想法为梦想吧。

“梦想”这个词在我们小时候理解为:做梦都想的事,意味着有强烈的实现愿望。如今“梦想”这个词在知乎上有个点赞很高的解释:白日做梦。为什么大家会这样来看待自己的梦想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只是想想,却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直徘徊,找各种理由或是借口让梦想成空成为可理解的事情。

其实上述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科学的名字:拖延症。

今天聊聊拖延症

很多人自嘲自己有拖延症,而且觉得这是现代人共有的毛病,是现代人的标志。

殊不知拖延的潜在原因是因为在各种压力和焦虑的影响下,人们丧失了做事情的动力,瞻前顾后,畏手畏脚,或是为完成事情而做更多的准备,一直回避直面问题。长此以往会逐渐形成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身心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负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甚至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拖延症不容忽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拖延症的成因吧,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很多种:

环境的因素,现在外部环境的吸引总是很多,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打开手机或是电脑,本来准备寻找一些完成工作需要的素材,却因为别的内容吸引而去忘了自己本来要做的事。

任务的特征,一般来说,任务难度越复杂,且个体对任务有一定的厌恶,更容易造成拖延。

也有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非理性的观念及自我设阻等,而在这其中,大多数的心理专家都认同个人对完美的追求是造成拖延最主要的心理原因。

对于有的人而言,做事最大的困难在于理想自我与现实的差距。

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期望,期望自己可以达到某种高度,这便是心理学说所讲的“理想自我”。

今天聊聊拖延症

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调低对自己实际成果的评价,于是这便成为了阻碍人们前进的根源。

完美主义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开始接受的教育和环境都是让他们要做到最好,学校和家庭给提出的要求往往比较高,却在他们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少给予肯定和赞誉。因此这样的人对自我的期盼就会不断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是不能接受跌落的。

于是这种心理带来的就是对行动的逃避,只要不去做,就可以避开对自己失望的风险,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

如何能缓解来自于自己的恐惧,战胜拖延呢?

一是转换视角,正确认识自我。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难的转换,但并非不能完成。需要明白自己的真实现状,并从现状着手,不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高盼事情的结果。要知道,最美的风景都是在路上,最好的享受是你奋斗的过程。做你想做的,便开始去做,不要过于担心还未来到的结果。明白事情的结果是受自己的影响,且是对自己负责。如此,理智的审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不因担忧而阻挡前进的步伐。

二是自我成长,保持成长的心态。

要知道成长不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当你是一个成长心态的人,你就能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是动态的,我做得不好的方面正是我需要成长的方面,于是带来的便是自我的进步。如此抱着终身成长的观念的人必然也不是拖延的人。因为他们明白,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对事情思考的方式与反思,会将自己的知识与认知,思考与行动进行整合,将散落的知识点重构和连接,使底层的认识得以更新和重建。在成长心态的助力下,你明白每一步都是有收获的,便不容易被自己的担心困住。

今天聊聊拖延症

三是适当放松,借助群体的力量。

通过适当的休息或是转移注意力,或是向专业人士进行求助,帮助分析问题原因,让自己可以通过以上手段获得积极的情绪,并能付诸行动,不逃避现实。为行动准备真正的支持,而不是找各种的借口。

虽然在现在高压力的社会情况下,拖延症已经是普遍现象,但这毕竟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现象,长此以往对个体的身心及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人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在知道了拖延的成因之后,还是需要对自己进行一定的调节,让自己的梦想始于行动,用行动带动梦想的实现。


今天聊聊拖延症


作者:钟靓

成都市总工会"心之家"心理咨询热线:028-61535678

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2355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028-87577510

妇女维权公益热线:12338

成都市法律服务热线:12348

心希望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8080920788

欢迎想加入我们一起学习、或有心理服务需求的朋友与我们联系:18081121633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