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文 / 山川文社
2019-07-14 12:04

当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都会留意到一本书——《史记》。这部书隔着几千年的时光,至今依旧光芒万丈。历史之父司马迁,相比于后续的史书作者,不仅有才华,他写的历史,真实度也更高。今天我们谈及的泰山封禅,便是其中一宗。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自三代以来,祭祀天帝的权利逐渐成为帝王的专利和标志。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封禅便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最高仪式:

所谓“封”,是指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

班固的《白虎通义》写过关于封禅的意义:“始受命之时,改制天下,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大意就是:经历了战争,统一国家的皇帝,既然夺了别人的天下,还是要拿祭品,在泰山上举行封禅仪式,以证明自己才是上天命定的皇帝。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按照班固所写,封禅既然感谢上天,当然也要宣传一下,大约古代,是把泰山当成了一个展示功绩的舞台吧。所以,需要“刻石纪号”。根据《史记·封禅记》的记载,上古时期,要像神农氏、尧帝等这样立下显赫功绩的人才能登上泰山封禅。

也是因为这样,就连后世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他登上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也被后世的儒生认为:秦始皇没有资格泰山封禅,且众口一词道:因为,嬴政不是天命所归,所以,当他要上泰山封禅之时,天将大雨来阻挡他,最终,导致他没法完成封禅。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已经当权二十三年,只是他没法好好享受自己的丰功伟绩。六国已经统一,只是底下的那些人并不是完全的心悦诚服。尤其是秦始皇听说,在东边有些六国的顽固分子正组织义士反抗,所以,他就更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不过,秦始皇毕竟秦始皇,他的魄力确实厉害,于是,他干脆命令部下:东边,去巡行。

东边,有座名山——泰山。

秦始皇用战争统一了六国,只是,在很多敢怒不敢言人的心中,他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甚至,嬴政有了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六国纷争,立下开天辟地的举世功劳,当然,是应当享有上古那些圣君的威风。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而封禅仪式,在很多知识分子的眼里,这是统一天下,立下大功的圣贤,所行的政治行为,其意义重大。只要举行封禅仪式,就可以让天下的知识分子明白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秦始皇当然乐意进行。再说,他还可以把自己的功绩刻在泰山之上,让子孙后代都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

同时,秦始皇花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有了这样的成就,他当然不希望自己早死。所以,他希望祭天,可以跟神仙拉拉关系,以求得长寿,能让他更长时间的地享受。所以,他到了泰山后,立马召集了一些儒士过来,问其举行封神仪式的具体事项。

在这些儒士看来,能够在泰山封禅的人,要像神一样立下过举世功劳。而暴政如秦始皇者,哪能封禅,更何况,秦始皇在位期间,一直都不看重他们。所以,这些儒生们议论纷纷,甚至,还提出:为了保护泰山的草木,要用蒲车上山。在举行封禅的地方,需铺满枯草。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嬴政当然知道,这班人不过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封禅,所以,才提出这些无聊的东西。他也懒得管,毕竟,眼下也不能一下子把这些人都给收拾了。之后,秦始皇便找了个借口,说:“这些很难实施。”于是,便挥挥手,让这般扯后腿的儒士不准参与此事。

只是,天公不作美。

秦始皇登上泰山之时天降暴雨,于是,他们只好在大树下休息。这件事,被那些儒士知道了,纷纷嘲笑:他们当初暗地里的使坏是正确的。

秦始皇想做一件事,怎么会被一阵暴雨阻挡。于是,秦始皇下令在泰山修路,然后,沿着泰山之阳登上山顶举行祭天,并且,还立了碑“明其得封也”,写上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到映佛山举行了封礼。最终,秦始皇就是这样完成了自己的封禅大典,之后,他再从泰山之顶下山,“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天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在这里,之所以用“皆秘之”,是恐见笑于齐鲁儒士的意思。可以说,秦始皇的秦山封禅大典,正是实现了自秦襄公以来的历代君主,企图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名正言顺地“祭祀天帝”的梦想。从秦始皇的整个封禅过程可以看出,他对封禅所代表的齐鲁文化存在着深深的矛盾心理,且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只是,一代雄主,不久之后便在河北过世了,秦二世继位,皇位都还没坐稳,公元前209年,秦王朝就彻底结束了。

嬴政在位期间,两度焚书坑儒,大大伤害了天下儒士的心,再加上,秦朝的统治,正如陈胜所言“天下苦秦久矣”,酷刑、苛政、暴虐。百姓都仇视这位自称“始皇帝”的人,于是,众人都一直认为秦始皇是被上天惩罚了,天降大雨以阻止他,让他没能成功的举行泰山封禅。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司马迁写《史记》之前,听从父亲的吩咐,走遍天下。而他的旅途,可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他都是沿着历史人物的轨迹,一路搜集各种故事,而泰山一直都是古人向往的地方,司马迁当然去过,见识过秦始皇当年所修的路,也看到过上面所刻的碑文,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他从小接受过的教育里,写史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而否认了历史的存在。当然,被后世称为“真正的太史公”的司马迁就是这样,他的《史记》,虽然不能说没有任何虚构的成份,但是,这其中大部分都坚持了史学家客观、独立的立场。

所以,即便司马迁觉得嬴政的行为是“此其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焉”,他还是客观公正的,把这段历史如实的记载了。司马迁对待历史的公正不阿,不仅针对统治阶层,其实,《史记》还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史书,他留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范围非常广泛。

这件事,让秦始皇走过了一段自谦、自信、自负、自卑的心路历程

由此可见,司马迁的目光长远,见识广博。正是他的这种种优良品德,才让《史记》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资料:

【《史记·封禅记》、《白虎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