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领会李玫瑾教授的15句话,12岁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文 / 龙宝育儿
2019-07-13 22:16

提到李玫瑾教授,很多宝妈都非常熟悉,近些年,李教授的很多育儿观点,广泛在网络上流传,她的观点非常接地气,犀利地指出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弊端,同时还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在家庭教育方面,她推崇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重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育儿路上,领会李玫瑾教授的15句话,12岁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确切地说,李玫瑾教授并不是专攻家庭教育的,但是她跟家庭教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就职于公安大学的她,主要是研究青少年心理犯罪的,她发现,大部分最终走向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家庭的基础教育出现了问题,孩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行为出现了偏差,近些年,李玫瑾教授非常受年轻父母的欢迎,也从侧面反映了,父母对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她的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关于原生家庭、儿童教育和婚姻家庭的,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第一句话,父母在准备怀孕、养孩子时,一定有好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无论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人在生命的最早期是非常无助的,他所有的需要都跟抚养人息息相关,孩子开始认人,依恋就产生了,在孩子12岁之前,这种依恋一直存在,这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第二句话,依恋期有爱的抚养都是唠叨的,有助于孩子未来语言的发展,父母应该在孩子3岁前的,多跟孩子沟通,听说话说的多的孩子,语言表达就早,而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跟语言发展密切相关,情感发展决定语言,语言决定社会性,社会性决定认知方式和人格,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育儿路上,领会李玫瑾教授的15句话,12岁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第三句话,在孩子3-5岁时,需要做一次训练,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比如在商场里要求购买家里已经无数的小汽车,不要打也不要骂,直接抱回家,让他哭,不要管,关起卧室的门,跟孩子一对一,记住四个不要,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说教,不要离开,等他哭够了,给点爱,给他擦擦脸,问他,还哭吗?要哭我等着你,然后再讲道理,这时候的管理是有效的,告诉孩子,以后有事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可以考虑满足你,鼓励孩子跟父母交流,而不是采取哭闹的方式。

第四句话:孩子12岁以后发生的问题,源于12岁之前,孩子最先发育的是情感,然后才是语言,有一种人,人挺好,但是脾气特别坏,说话稍微不对付时就会着急,情绪特别激动,过后也会后悔,承认自己偏激,还有一种人永远那么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第五句话: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我宁愿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要快快快乐乐的,现在很多父母在逼孩子,这种教育会导致孩子到后来出现很多问题。

第六句话:人在早年吃得苦越多,他后来的承受力就越好,除了他可能暴力一点,有些事情容易暴力,但他绝对不会遇到挫折就是自杀,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得太周到,想要得到一个逆子,那么就对他百依百顺,他到了三十岁后,哪天不高兴,就把父母干掉了。

第七句话:在孩子六岁前,需要管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克制任性,6岁的时候对他说不,他顶多在地上打个滚,可是等到12岁再说不行,他可能拔腿就离家出走了,你不答应就可能跳楼,学会让孩子经历挫折,防止压抑,学会忍耐和克制,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句话: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老大的身上,不要一味地护着小的。只要发生争执,比如吃的,你可以告诉老大,这是你们俩的,你来决定怎么分,如果都吃掉了,也没关系,下次还是把东西交给他,在这个过程中,老大知道了父母是在乎他的感受的,既然让我做决定,我也不能亏着弟弟妹妹,这样老大就成长了。

育儿路上,领会李玫瑾教授的15句话,12岁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第九句话: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家中的大事要告诉他,听他的意见,让他做一点没有坏处。

第十句话: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他最大的倾诉对象,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很重要的人,观察孩子最好朋友的成长,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交的朋友不太好,父母也可以问问孩子认为朋友的优缺点,表达意见就好。

第十一句话:孩子3岁后开始上桌和父母吃饭,立规矩,大人不动筷子,小孩不可以先吃饭,家人无法按时吃饭,要让孩子帮忙拨出缺席人的那一份,这是克服孩子的自私。

第十二句话:一个人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不要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第十三句话: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掌握方法,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主动承认错误,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吵到最后反而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不恭敬。

第十四句话:6-12岁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这6年培养好了,孩子会很省心,他到了初中高中,孩子能够坐住,能够主动完成作业。

育儿路上,领会李玫瑾教授的15句话,12岁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第十五句话:你要养一个贵气有教养的孩子,首先要把他的情绪养好,他小时候一哭喊,就要尽快过去解除他的痛苦,我跟我女儿讲,孩子哭了就要抱起来,我们不要养一个暴躁的孩子,我们要一个平和的人,平和的人力量在内心,暴躁的人力量在外面。

李玫瑾教授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她强调和认同一点,当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先不要急着说孩子,父母一定要先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比如孩子顶撞父母,第一是父母前期没有给孩子做好规范,第二点是没有尊重孩子。家庭教育并不简单是把孩子养大,告诉孩子哪个年龄段该做什么,规范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的心理,这都是非常重要的,12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做好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应对后面的成长,家庭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