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所│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每一个数字都触目惊心

文 / 广东省情调查
2019-07-05 01:23

文 / 木子果 字数 / 2794字

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不仅是威胁个人生命健康的大敌,也是破坏企业组织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制约企业各项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信,跟着心理研究所一起看看这些数据。

2003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全国3000多名企业经营者调查发现,87.4%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压力很大”。

2019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报告显示,仍有85.6%的企业家表示自己“压力很大”。

工作压力大伴随着的心理症状表现为:烦躁易怒(70.5%)、疲惫不堪(62.7%)、心情沮丧(37.6%)、疑虑重重(33.1%)、挫折感强(28.6%)、悲观失望(16.5%)。

富士康深圳企业员工心理咨询需求调查发现:41.9%员工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咨询,但仅有2.4%的员工接受过心理咨询。可见员工心理咨询需求大,而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对深圳市8个行政区的高新科技企业、研发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厂商的1068名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普查发现:这些企业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9个维度中,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8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次调查对象中,心理健康问题呈阳性的企业员工占比达到51.1%,超过一半的员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上海市电力公司对其内部员工的心理状态调查发现:厂处级管理者中97%报告自己经常处于压力中,其中83%表示压力比较大;班组长中100%觉得自己处于压力中,98%觉得自己经常处于压力中,54%报告压力比较大,35%表示压力非常大。

显然,这些管理人员持续且常态处于高压环境下!

在电力行业中,这种高压状态不仅对员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产生焦虑、抑郁、无法集中注意力、反应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等情绪症状或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工作操作,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

2018年国家能源局通报全国共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40起,死亡41人,重伤3人。

注:数据及事故详情均来自能源局官方通报

12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人死亡。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外包单位江苏佳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烟囱内筒防腐施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未将安全带挂在牢固安全位置,在踩踏引风机房顶时因外护板开裂坠落,造成1人死亡。

10月31日,重庆乌江电力有限公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死亡2人。重庆乌江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重庆乌江电力有限公司35千伏乜恒鑫线更换雷击绝缘子作业过程中,2名作业人员完工下塔时,1人误碰带电线路发生触电事故,另1人受惊吓从塔上跌落,造成2人死亡。

9月11日,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死亡1人。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进行2B凝泵备用电机吊装时打开11米层吊装盖板,1名员工经过时,从吊装孔掉落至凝泵坑,造成1人死亡。

我们可以看到,情绪稳定、注意集中、反应快捷、思维敏锐都是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保障!

可见,电力员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已经不仅仅是提升其绩效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员工生命安全的保护伞,是每一个员工家庭幸福安稳的基本保障!

这些数据很可怕,让人压抑、害怕、焦虑!我们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如今,我们却因为工作“满身伤痕”,我们是不是不该工作?显然不是,那我们怎么回到初心,工作,更好的生活呢?也许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努力的方向!

安徽电力淮北供电公司发现39.2%的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56.6%的职工感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公司通过引入幸福指数评价机制、组建业余兴趣小组、推行“爱心化”部署,关注职工情绪表达、消除隐形“心理事故”、搭建心灵驿站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以职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创造及合理化建议成效显著,为公司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单个创造为企业创造高达120万余元。

2. 职工喝酒、睡懒觉等不良行为现象减少,职工“三高”现象由30%下降到10%,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3. 企业和谐稳定!对内,挖掘职工潜能;对外,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实际上,安徽电力淮北供电公司解决难题的模式就运用EAP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主要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此来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的管理和形象,从而建立良好的组织人文环境。

心理研究所在整理资料发现:9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建立EAP,75%以上的美国公司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而在中国,只有不到5%的公司应用EAP,在这些应用EAP的公司中,只有小部分员工可以接受这一服务,体验到EAP带来的帮助!在国内中小微型企业中,只有0.96%代表人非常了解EAP。

EAP已经被公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和服务,不但可以帮助员工和家属更好、更科学的面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生涯中的种种难题和困扰,也因此而帮助组织机构更好的实现组织机构的目标。

而目前EAP在推广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EAP服务作为有偿服务推广给企业或组织,再由企业或组织作为一种福利项目免费提供给员工,企业关注它的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报,而EAP效果的评估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企业看到EAP的成果,是目前一个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一个企业或组织是否接受EAP,主要取决于决策者们对人的观念和意识,以及他们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及其对工作结果的影响等方面的敏感性。

所以仅靠EAP专业服务机构单枪匹马的宣传推广,成效甚微。

而政府部门的支持、政策的倾斜、对员工心理健康保护的正式宣传,对于推广EAP事半功倍!

目前,国家对心理健康也非常关注和重视,在卫生健康、经济社会、健康中国、服务体系均提出要加强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10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引起了不同领域对心理健康建设的广泛讨论。

可以说,政府部门、政策倾斜都为社会心理健康的保护、为EAP的推广铺好了道路!

因此,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编办批准成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的省级综合性省情调查研究机构,广东省15家重点扶持智库之一的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为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肩负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和担当,联合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社科院等各大高校心理学专业及相关心理研究机构,组建成立省情社会心理研究所, 针对全省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建议,开展EAP等应用服务。

省情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广州市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共同组建的专家团队:团队总人数30+人,包括行业资深督导和咨询师,本科学历14人,硕士学历17人,博士及博士后2人。平均接受心理个督、团督800+小时,心理咨询案例经验达10000+小时。

写在最后

正如大家所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决策者的担忧和不易,员工的难题和困惑,竞争、人际关系、情绪、压力,每一道题都不简单,但遇见EAP,遇见省情社会心理研究所,便是通关技巧!

参考资料:

1. 周大鹏, & 陈婷. (0). 员工压力管理与心理支持的探索与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 【国网】企业专栏——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2. 游丽琴, 金冬, 杨洪, & 刘铁榜. (2013). 深圳市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10), 1495-1497.

3. 金冬. (2012). 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02), 124-128.

4. 任贻升, & 葛成龙. (2011). 打造员工阳光心态——淮北供电公司职工身心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农电管理(6), 27-28.

5. 黄诗晴. (2016). 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市场(29), 124-126.

6. 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2010),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删除。

今日作者

社会心理研究所

广东省情调查中心社会心理研究所专注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开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体的心理调查研究、心理应用服务、心理公益援助、EAP及相关心理培训等工作,期待与你的交流合作。

我们还有以下账号哦!

新浪微博:广东调查│南方号:广东省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