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穷养孩子,最好别让他吃太多苦,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

文 / 齐丽娟
2019-06-09 16:09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 | 齐丽娟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脱离了温饱线,再穷也能保证吃饭。但是就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现在家家户户都是1-2个孩子,因此就出现了溺爱孩子的情况。在这种以孩子为重心的环境中,孩子变得娇生惯养。为了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很多家庭会采取穷养或者是挫折教育法。可是教育的成果往往和家长的预期大相径庭,许多孩子因为过度穷养变得自卑内向。

家长穷养孩子,最好别让他吃太多苦,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

穷养之所以会流传到今天也是因为他在某一方面的确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明星中也有采取穷养法的人,比如《还珠格格》中晴儿的扮演者王艳。她的丈夫是知名的富豪,但是她对孩子的教育从来没有松懈过。为了穷养儿子,王艳特意带着他到贵州的农村体验生活,还让他分担农家家务、上山砍柴。在参与节目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表示过王艳的儿子十分乖巧懂事,这就是穷养带来的良好效果。

家长穷养孩子,最好别让他吃太多苦,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

可是王艳在节目中也特意强调过自己让孩子去农村生活并不是从想从物质上苛待孩子,而是想让他体验到自己没有体验过的生活,这样孩子才会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应当的。其实王艳的想法才是穷养正确的做法,既没有让孩子从物质上感觉到自卑,又能让他明白应该珍惜资源,并且孩子还可以学会吃苦耐闹的品质,能更坚强的面对今后遇到的挫折。

其实这就已经提示了很多家长即使是采取穷养也不要让孩子吃到贫困的苦。贫困不仅是一种状态,更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深知自己很贫穷的孩子。即使长大之后变得富有,也不会改变早已养成的观念。因贫困而吃苦的孩子会由于物质的缺乏变得自卑内向,并且难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贫困已经成为了难以摆脱的一种思维方式。

家长穷养孩子,最好别让他吃太多苦,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孩子还容易吃到亲子分离之苦。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重要性,孩子的安全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学习能力都来源于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错。很多父母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远离孩子到外地工作,这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也的确伤害了孩子。所以为了不让孩子失去温暖,最好不要让孩子吃到分离之苦。

家长穷养孩子,最好别让他吃太多苦,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

但是像为了学习而吃苦、为了锻炼身体而吃苦就值得提倡了。有的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越俎代庖的为他安排一切,孩子的学习过程虽然轻松了,但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无法做到独立学习。倘若孩子在培养学习习惯的时候感到痛苦,这反而有利于培养其学习能力,这种因为学习而吃的苦很值得。为锻炼身体而感到疲倦、痛苦也是有利的,让孩子拥有更强的体魄,也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因此运动带来的辛苦也是需要孩子尝一尝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