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文 / IF枕边育儿
2019-06-02 16:07

最近的一次短途旅行中,几乎被朋友的儿子烦到怀疑人生。

小男孩问“阿姨你说我是喝牛奶还是喝果汁?”

“宝贝你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吧!”我回答。

“喝牛奶!”他妈妈果断的回答

过了一小会,小男孩又问:“我能脱掉外套吗?”

“不行!”那位妈妈说。

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乘坐动车的短短一个小时里进行了不下十次,这个孩子几乎做什么都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最后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妈妈,难道他就不能自己做主吗?妈妈表示,我也很发愁,孩子奶奶管的很严,结果孩子就变得很乖,但是没有主见。如果你不给他个答案,他会一直问你。

有一半家长担心孩子太过淘气,而另一半家长却为孩子太乖而烦恼。小宝宝乖一点当然讨人喜欢,但是如果长大成人后事实都无法自己做主,那就太可悲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隐藏在太乖、没有主见、没有自信背后的原因,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被压抑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成功人生的标配——高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概念最初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后来被教育界广泛采用,也成为了积极心理学里重要的概念。在对一些成功人士的心理研究中表明,较高的自我效能,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谓自我效能,在《发展心理学》中被描述为:对自己有能力控制挑战和获得目标的一种感觉。4、5个月的小宝宝,开始学着抓握玩具,或者把杯子推下餐桌,这个时候宝宝感觉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这些事情,自我效能就开始觉醒。

● 决定对难度的选择

为什么宝宝甘愿交出选择权,正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别选,你选的一定是错的。当这个孩子需要面对复杂的学业,就很难建立起正向的学习目标。被压抑的自我效能会让他认为考进前十是不可达成的目标,他连试都不会试。而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会进入自我评价低的恶性循环。

影响完成任务时的情绪

一个自我效能高的孩子,面对一项比较难达成的任务时。会首先想到试一下也许我就能成功。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就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而一个自我效能低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不到,在实际做事时又会不断担心失败,于是也很容易搞砸。这次失败又印证了他对自己的判断。这种情况总是出现在那种学习还算刻苦,但是考试就一定会搞砸的孩子身上。

● 如何面对困难

自我效能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孩子面临失败和困境的心理状态。当某一门功课成绩屡次不理想时,自我效能低的孩子也很容易放弃,出现心理学中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本来可以通过努力改善成绩,却消极逃避等待考试来临。觉得自己本来就不行。这种情况的厌学情况,要求爸爸妈妈关注孩子的自我效能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训斥惩罚。

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宝宝建立自我效能的两个关键期

▲ 4-10个月 体验个体自理性

从人生的第四个月开始,宝宝开始逐渐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对别的物体产生作用。经过努力终于抓到一个小球,或者把香蕉咬咬胶放进嘴里。这个过程中,宝宝体会到了自己能对客观世界产生作用,也就是心理学概念中的“个体自理性”。通过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成功,娃开始发展他的自我效能。

在这个阶段中,父母应该给宝宝提供各种各样体验成功的机会,设立不那么困难的挑战,为宝宝的成功大声喝彩。

▲ 18个月-3岁 自我认知阶段

当宝宝1岁半时,已经积累了够多的成功经验。但是当他不断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却会遭遇到更多的“失败”。娃有的时候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并慢慢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让父母胆战心惊的可怕两岁也是由于这种心理的独立和能力的不足造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娃面对失败,就让所有的事情都顺着他的意思。面对困难时候的自我效能正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的。你会发现一个无法拼好拼图的两岁宝宝大发雷霆之后,又会回到桌前继续尝试。

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概念的提出者班杜拉,在详细阐述自己观点的《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中,提到了提升自我效能的三大方法。这些方法在宝爸宝妈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样可以灵活应用。

1、发现宝宝的成功

提升自我效能的第一种有效方式是体验成功。由于小宝宝的“成功”太过日常。新手爸妈又很忙乱,所以很容易忽略宝宝看向你的自豪目光。小家伙费劲周折终于自己翻身拿到了想要的摇铃,他猛蹬手脚为自己喝彩。妈妈可能因为睡眠不足正在发呆,错过了给他喝彩的机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二宝小时候,我会每天来十分钟宝宝健身时间,从抬头看娃娃,到翻身取物。成功后我们全家三口人都会围着他鼓掌,表示庆祝。

2、帮助孩子分解目标

对于已经面对复杂学习任务的孩子来讲,体验成功要比小宝宝困难的多。面对“学好数学”这种宏大的目标,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把它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最好让孩子每天都能体会这项目标带来的成功感。

比如今天十道题回答正确的超过七道。同时,我们还需要适时调整目标的难度,如果太容易达成,成功带来的体验就会减弱。如果太难,屡次失败就会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

3、鼓励孩子尝试

当孩子已经出现畏难情绪时,我们最该做的是鼓励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尝试也不应该逼迫。熊熊妈妈看到小区里的孩子都在骑平衡车,就也给熊熊买了一个。没想到熊熊死活不肯骑。妈妈没有逼迫他,只是把车子放到了一边。过了一段时间,熊熊开始试着推车玩。全家人都鼓励他推的再快一点。很快熊熊就开始尝试骑上这辆小车了。

4、观察别人如何做

当面对一件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时,自我效能不那么高的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没办法完成这件事儿

朵朵站在滑梯旁边很想玩的样子,但是当妈妈让她去玩滑滑梯的时候。朵朵却怎么也不愿去尝试。当孩子无法对一件事情的难易程度做出评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先观察别人。通过代替性体验,强化自我效能。朵朵在看了几个小朋友顺利的滑下去之后,也小心翼翼的到滑梯上去尝试了一下,果然她也成功了。

凡事问妈妈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效能培过低!心理学家建议尽早培养

5、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

言语说服的方式也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前提是建立在有效的鼓励上。在早教班的艺术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家长不走心的夸奖,面对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大声说:宝宝画的真像。这种鼓励没办法起到应有的作用,鼓励必须具体而真诚。在孩子完成画作后,我们可以先听宝宝说说他画的是什么,小狗在干什么,再对他进行鼓励。

枕边育儿寄语:

自我效能不但是孩子学业顺利的保证,还会对孩子日后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自我发展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所以恰当的鼓励,对孩子自主性的培养,才能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我效能,成为自信自律的人。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