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让子弹飞回

文 / 每天学习心理学
2019-05-15 08:06

“第一印象”的作用已经被大家所熟知。无论是相亲、推销产品或者社交场合等等,我们都非常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这种行为虽然能够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但其实这是一种过分突出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己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

在与陌生人第一次相识中,在选择一辈子的伴侣时,在选择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时,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双眼,让子弹飞回,再下结论。

心理学中"晕轮效应"就是说的局部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

心理学家: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让子弹飞回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晕轮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但是这种整体觉知的结果很多时候是错的。七年级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是郑振铎写的《猫》,其中有一个片段:

心理学家: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让子弹飞回

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家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看猫很可怜就拿回家养。

猫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家人都不喜欢它,在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作者妻子买了一对芙蓉鸟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家人提醒道:“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有一天,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作者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作者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隔了几天,家人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开始觉得大家都错了,家里的白猫被冤枉了。

作者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良心受伤了,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作者很想补救自己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怎样的对它表白自己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作者家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作者对于它的亡失,感到痛苦万分,内心无比自责。

从此,家里永不养猫。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爱一个人,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会喜爱。对于讨厌的人,怎么看都不顺眼。比如郑振铎家的鸟被吃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家里的白猫吃的。因为大家平时就不喜欢它,白猫平时又喜欢盯着鸟看,自然而然就推断出白猫是凶手。

心理学家: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让子弹飞回


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认识事物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或其他事物做出全面的结论。它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晕轮效应状态下,一个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客观上讲,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这顶“光环”。

既然我们知道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那么,实际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要实事求是,考虑全面。当别人称赞你的时候,要保持头脑冷静,知道自己的还不足之处;当别人贬低你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要知道自己的可取之处,真实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出现以偏概全而导致的错误。

晕轮效应给人们认知带来的消极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偏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人,势必会产生偏见。在生活过程中,为避免晕轮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对新的朋友、同事做出评价

要尽可能地与朋友、同事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2.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

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朋友、同事。

3.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

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4.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

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情。

5.要敢于展示自己

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缺点。

您对今天的话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点赞,评论或者转发。小编每天精心准备心理学图文。有兴趣的请关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