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当中的快乐与烦恼,都是虚幻的?心理学与佛学是这样解释的!

文 / 脑洞大仙
2019-05-08 12:10

我是一名小说作者,在小说里面有很多境界设定,在这些设定里面,最难的就是心理境界的设定。

比较常用的心理境界设定,像是静、定、慧,罗汉、菩萨、佛,还有无我、非想、非非想之类的。

小说为了追求更新量,像这些心理境界,并不会详细描写。因为想要解释这些境界,太过艰难了。

我最近看了一本西方心理学著作,在里面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解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出来。

现实当中的快乐与烦恼,都是虚幻的?心理学与佛学是这样解释的!

这本书中,讲的是进化心理学,里面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说法。

快乐和烦恼,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1,快乐是虚幻的。

在长期的进化当中,人类为了生存,要吃饭、要伴侣、要生孩子,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要打败竞争者获得尊严。

但是,人类毕竟是有思想的,有的人就要想要悠闲的过一生。

为此,自然选择给人类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个设定,只要完成上述的事情,就会得到快乐。

第二个设定,得到的快乐都是短暂的。

第三个设定,在做事的时候,人类只会关注第一点,忽略第二点。

按着进化心理学的说法,人类所追求的快乐,其实就是一个诱饵,它是虚幻不实的。

关于这个理论,还有一个实验论证。

实验大体上是这样的。

一个房间里有一个猴子,一个铃铛。用仪器检测猴子的多巴胺,以确定猴子是否快乐。

开始的时候,喂猴子果汁,猴子会感到很快乐。然后铃铛响起再喂果汁,依然是吃到果汁时,猴子很快乐。等猴子掌握到了规律后,就变成铃铛响起,猴子开始快,吃到果汁时的快乐感下降。

现实当中的快乐与烦恼,都是虚幻的?心理学与佛学是这样解释的!

2,烦恼是虚幻的。

人类的情绪,是为了快速的作出反应,进化而来的。情绪就像是一种程序,可以使人在遇到事情后,快速作出反应,这对于人类的生存,是有很大帮助的。

可是,这样的程序,是有可能出错的。

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程序没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

人都喜欢吃甜的,是在早期进化而来的情绪,帮助人类快速得到更多的能量。到了现代,物质极其丰富,再这么喜欢吃甜的,就会造成能量过剩。

第二种错误是,假阳性。

很多人都怕蛇,那是因为在进化当中,人类吃蛇的亏。当人在一片草地上走着的时候,遇到风吹草动,就会下意识的离那里远一些。即使,那里99%的可能没有蛇,也是一样的。

现实当中的快乐与烦恼,都是虚幻的?心理学与佛学是这样解释的!

总结:人类的快乐总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空虚,所以人类永远都不会满足,这就是人生当中的”苦“。进化设定中,人类的情绪并不能反应真实的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

最后说一下我的感悟。

佛学当中有三毒,贫嗔痴。贫就是想要得到的心理,嗔就是得不到的后的心理,而贫+嗔=痴。

现实当中的快乐与烦恼,都是虚幻的?心理学与佛学是这样解释的!

我是脑洞大仙,一名小说作者。今天照常推荐好书,罗伯特-赖特的《佛学为什么是真的》。这个作者,是进化心理学学者和科学作者。

这本书主要通过科学与心理学解释了一些佛学问题,其中有苦、烦恼、无我、无常、冥想、正念自控、色即是空、贫嗔痴、涅槃等等。

希望这本书,可以给一些佛学爱好者,带来一些帮助。

最后,想要了解更多脑洞的,可以点击关注,我总会说一些不同于平常认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