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亲人得了抑郁症,你是治疗联盟里合格的成员吗?

文 / 脑康柳跃新
2019-05-05 16:33

抑郁是现在人越来越熟悉的情绪和感受了,生活的节奏以及工作的压力,难免会产生抑郁情绪,如果抑郁情绪不能及时的缓解,就很容易发展成为抑郁症,抑郁症这种疾病不仅会让患者本身难受,同时身边的亲人也会深受其害。

根据数据显示全世界有3亿的人被抑郁症所困扰,大约占全球人口的4.3%,近十年来增速约18%,其中我们国家就有将近5千多万的患者,对于患者来说父母、爱人、子女的支持以及帮助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最为患者最亲近的人该如何正确的帮助患者康复?希望以下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身患抑郁症的朋友能够早日康复!

精神科专家表示: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与社会支持系统非常相关,患者往往情感比较丰富,也比一般人容易受到身边人情绪的影响,所以家属对于抑郁症患者正确的理解、支持和爱护对于其康复帮助非常大。

专家介绍,在临床中,她常遇到有些家属从内心接受不了患者得了抑郁症或者过分紧张患者的病情。

第一种拒绝否认型家属:经常过分鼓励患者要好起来或者说当患者出现一些症状觉得患者没事,这样的家属内心不能接受患者患上这种疾病,所以会经常否认患者的感受,这样会让患者觉得不被理解。

第二种过分紧张型家属:这种患者家属焦虑程度比较高,其实患者的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家属觉得患者在某些方面的改变明显,觉得患者得了病,尤其是有些得过抑郁症的患者,家属可能担心复发,所以一点风吹草动都很紧张。

专家表示:焦虑的情绪会传染,当家属过分的焦虑,就会让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是不是好不了,还会让康复的患者因为家属焦虑从而感到愤怒,这两种极端的态度,很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说道这里很多人会问我们如何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属?

首先,家属要对抑郁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抑郁症这种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它就可以被治愈,但是大家要记住的是它的治疗康复是有阶梯型的,比如说一次抑郁症发作,正规的治疗周期是急性期三个月,巩固期三个月,维持六个月左右。

在此期间,患者的家属不要过分的鼓励患者赶紧好起来,因为这其实是在暗示患者,“你最好赶紧好起来,因为我不能接受你有病”。尤其是有些患者本来就很着急,患者家属应该安慰患者,“这个病要慢慢好,不能着急”,如果家属过分鼓励患者很容易让患者的病情加深,会给患者增加很大的压力。

还有患者自身和患者家属,以及主治医生形成“治疗联盟”,家属从中是观察者,当患者出现任何问题,及时的鼓励患者或者自己去咨询医生,有任何疑问及时的与医生沟通,在执行治疗方案期间,也起到督促患者落实治疗方案的作用,家属还需要帮助患者理解医生治疗方案的用意,同时,要把患者情况客观反馈给医生。

专家解答:这是因为患者有疾病对一些治疗方案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对自己病情的认知也可能有偏差,而家属是患者最亲近的人,是给医生反映第一手患者病情的重要角色。

当患者出现强烈的自责感以及无望感,或者强烈的焦虑情绪,就比如说害怕、恐惧不安等,又或是生活方式有明显的改变,比如开始安排后事等,家属就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自杀的风险了,这时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