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文 / 唐若心学
2019-04-25 00:06
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胆怯、害羞和脸红的人往往对于人际关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家说的“脸皮儿太薄”。从心理学上讲,这类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怎么看,而对自己缺少应有的自信。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把紧张的心理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几乎看不出明显的“症状”,而有的人,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却常常表现为脸红、心跳加速,甚至嘴唇打颤呢?这大都是性格所致。

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一、容易怯弱的人,大都先天性格较为内向

有这样一位女士,用她自己的话讲,在学校学习乃至后来参加工作,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水平可以说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她生性胆怯,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开口讲话就脸红。有时不得不随单位或是丈夫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可是她总是感到非常不自在。

最让她感到难过的是在年初,单位要搞干部竞争上岗,其中一关是“施政演说”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最后只好放弃。她的专业和资历绝不比人差,然而就是这由“胆怯、害羞”组成的自卑拖了她的后腿!

由此看来,如果不克服紧张心理,那么它将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若长期、反复地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碍身体健康。因此,要克服紧张的心理,设法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二、学会降低自己要求,我们就能克服怯弱

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

紧张是正常的现象,紧张并不是完全有害无益的。面对紧张心理,只要正面对待,不要刻意逃避,也不要想控制自己的紧张心理,如果你让自己平静下来,把紧张转化为能量,紧张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那么,如何消除紧张心理呢?有效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就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追,匆匆忙忙。

而如果能够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凡事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使心境松弛一些。

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三、曝光疗法勇于尝试突破怯弱

一个人紧张,就更加要多进行尝试。心理学上有一个曝光疗法,讲述的就是对于我们害怕的事情,我们越要迎上去,这样反而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我们要想突破自己人生,克服紧张心理,就必须明白,人生价值和意义就体现在生命的主动性上,如果什么事都畏首畏尾,不去尝试,又怎么可能成就丰富多彩的人生呢?可以说,尝试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

容易紧张的人,可能会认为别人都很厉害,不要认为别人什么都比你强。其实,人生就是一个浩瀚的大海,百舸争流,不进则退。

心理学:如何克服内心的怯弱,试试这两个自然方法

扬起自信的风帆,只要把船桨划动起来、挥洒着你的激越,不管你是第一批到达彼岸,还是被甩掉,只要你尝试了,在风浪中磨砺了自己的意志那你就成功了。

因为尝试跻身其间,自然会获得点滴的经验,有了这些心得体会,我们才会厚积薄发,才能去更好地、更快地接近成功。

总之,尝试是迈入成功的第一道门槛。不要光站在门外要敢于尝试进来,敢于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敢制服内心的怯弱,才能海阔天空。

今日话题:你认为如何克服内心怯弱,欢迎发表看法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