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孩子的4大特质,条条戳心,父母必看!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泰曼·约翰逊(美国)
为人父母,孩子的教育是全家的重中之重,抚养和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件简单事,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实际上背后蕴含着父母在教育上投注的心血。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受到了成功且优秀的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自生下来起就是一张白纸,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家长。
《论语·颜渊》中写道:“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讲礼貌。本该是习以为常、融进骨子里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却变得异常困难。
大家应该都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懂礼貌谦让的孔融一定离不开父母平时的督促和教育,还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为什么从小就要培养一个孩子懂礼貌?4岁的时候,他懂得尊重别人,那24岁的时候、44岁的时候,他一样懂得尊重别人。
老话讲的好:习惯成自然。
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里,父母常常会和孩子说谢谢,尊重孩子的每一次表达,在孩子接受到充分尊重时,自己也会学着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爸爸妈妈。
在家里都懂得礼貌的孩子,到了外面也一样不会太差。
孩子见到邻居主动问好、会说谢谢等,孩子的行为表现体现了背后父母对于礼貌意识的强度,更体现了一个孩子的教养。
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中写道: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父母越是重视,孩子越是重视,从而会认真且真诚的投以礼貌的行为,并且将巩固的形成懂礼貌的性格特征。
不蛮横、不霸道,待人温和有礼貌,常怀尊重之心,这样的孩子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依然会保持优雅,不让自己仓皇狼狈。
教会孩子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
很多父母都很容易让孩子深陷溺爱的沼泽,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变得只会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感恩和付出。
前两天在肯德基,看到了一个身高接近1米8的高中男生,和自己的奶奶站在点餐台前等着点餐,奶奶看起来有将近70岁,男孩戴着耳机,卫衣的帽子盖住了头几乎看不见眼睛,尽显一身痞气。
点完餐之后,甩手就找了个很远的位置坐下,奶奶马上掏出来一堆零钱和店员说“孩子点的啥,我付钱”,一脸真诚。
随后,奶奶一直站在那等餐,端着餐盘拿到孩子面前,孩子看都没看奶奶,直接翻动着点的餐,发现没有番茄酱,就说了一声:没有番茄酱。
奶奶没有听清,孩子又大声又不耐烦的喊了一声:没有番茄酱,要个番茄酱!
奶奶就去站在点餐台前,一直默默的等着,给男孩要番茄酱。而男孩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坐在那打游戏。
看到整个过程的时候,心头涌上一股心酸。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结果总会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男孩很明显缺乏感恩教育。本该一切都改自己完成,去主动照顾老人的年纪,却在肆意呼喝自己年迈的奶奶,孩子成年以后,对待老人和父母或许会变本加厉。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让整个家庭变得更为和谐和有爱,生活中父母若是尊敬爱戴长辈、体恤关怀他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便会体会感恩之情,并赋予行动。
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对每一位家庭成员说一句祝福的话;家人或朋友过生日时,鼓励孩子DIY一份小礼物,都是感恩教育的体现。
生活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点滴小事的积累,足以让他更好的体会什么是感恩。
感恩实际上是是一种情感道德教育,懂得感恩的孩子爱的能力才能被激发,才会幸福。
优秀孩子的特质3:直面挫折哎,心疼孩子,不愿孩子吃苦。
每个家长都有这个心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明显下降,甚至在有意避免孩子遭遇挫折。挫折就和吃亏一样,老话说“吃亏是福”,其实挫折也是一样。
人的一生经历过丰富的情绪体验,才能激发出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若是孩子没遇到过一点挫折,没有去很好的抗挫,那么在未来长大之后,他对于生活的磨难,就只有一颗一敲就碎的“玻璃心”。
这让我想起了黄山市高二学生小垚跳楼身亡事件。
小垚16岁,在晨训期间因为偷笑,被老师要求站到主席台边上罚站,直至晨会
结束,有30分钟,随后又找到小垚到办公室谈话。
小垚因心理感受到了耻辱,无法接受,从而选择跳楼自杀。涉事教师当众处罚很大程度上是诱因,每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有所不同,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垚的心里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脆弱。
没有接受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很容易让孩子被自己的玻璃心“摧毁”,尤其是心里承受能力弱的孩子。
身为父母,我们倡导和实施挫折教育,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金刚心”的支撑,让他更勇敢的面对一切。
接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他们在困难和逆境中的韧性更强,对于生活,他们更加乐观自信。挫折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大怪物,反而像是在挑战自我,升级打怪,在这个过程中越挫越勇。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曾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那些抗挫能力强的孩子,在他们面对挫折时,父母都做到了适当的“支持”,但绝不是不分年龄、不分方法,或者是完全不管,而是以爱和温暖作为孩子坚强的后盾,来不断的鼓励他。
孩子摔倒了,如果不严重,我们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而不是急切的跑过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应当鼓励其自己去拿,不要让孩子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父母要学会掌握时机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孩子的性格越发的趋向过度争强好胜,一点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就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比如,在竞赛活动中,孩子没有胜利,要耐心的告诉他不是每场比赛都会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要试着去进行自我调节。
孩子遇到挫折的最好方式,就是陪着他学会忍痛。
优秀孩子的特质4:自律自立当年《爸爸去哪儿》火爆网络,其中里面可爱又接地气儿的混血小诺一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天然萌,大家更喜欢诺一温暖、善良、自律的品性,被他优秀的家庭教育圈粉。
诺一妈妈曾分享:在诺一4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按时吃饭,不吃垃圾小食品,再长大一点后就开始培养诺一自己睡,霓娜也是一样,所以两个孩子特别自立,自己能做的总会先去试着自己做,实在做不成了,才会寻求帮助。
刘烨和安娜也非常以身作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们。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同时,也给自己制定规矩,并且按照约定去约束自己。
由此可见,自律的孩子的背后,都有自律的父母,父母是孩子行走的榜样。
父母每天玩手机、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去自我约束不看电视、不玩游戏,连自身都没有成为一面镜子,对于孩子来又有何说服力?
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模式,会让孩子觉得有目标感、参与感,自律的行为习惯也就越好树立。
坚持没有很难,只差父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信念感。一旦开始一件事,就矢志不渝的做下去,让孩子感受到自律的品质,促使孩子能和你一起变得更好。
父母自身可以每天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健身跑步或是阅读;坚持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写作业,睡前必读一个小故事等等,双方互相监督成长,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做一个自律表,完成某项就给予一定的小礼物。
无形中不仅增强了孩子自律的好习惯,也是促进了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双管齐下。
在帮助孩子建立自立性方面,可以参考诺一,首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这件事做完之后会收获什么。
比如以小任务打卡的形式,温柔的鼓励孩子坚持xxx天自己挤牙膏、接水刷牙,告诉他这样做,你的牙齿会变得又白又亮;教他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给每个物品区域命名,并引导他告诉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归纳呢?为什么要起这些名字? 并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
这些简单的生活小事都能够锻炼孩子的行动力、管理归纳能力,从而自立的习惯也就在这点滴过程中慢慢养成。这一切完成后,孩子会感觉像是在闯关,有极大的成就感,这时,父母可以给予对应的语言上的鼓励,以增强孩子的动力和信心。
纵观孩子的一生,与他有千万般联系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教育不允许家长“不劳无获”的存在,不去为孩子做正确的指导和适当的干预,再好的苗子也难以成才。
优秀从来不是某些孩子的天生专属,而是优秀家庭教育的效果外化。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映射着优秀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生的最佳“指导师”,让自己的教育认知升级,完善教育方法,是培育出优秀孩子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