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等一下”说再见!

文 / 谁持彩练当空舞
2019-04-17 21:16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没有‘过一会’,只有‘现在’

拖延者最大的思想毒瘤在于“先放一下,待会再行动”,对他们来说,迈出第一步总是那么的艰难和沉重。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准时的按照计划去做事情,我们能够把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完美的执行下来。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一切都变得很难。纸上谈兵确实很容易,谁都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计划,但是,真正要我们去做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从我们脑中产生,周围的诱惑干扰也被无形的放大,我们开始畏惧,不敢去做,种种借口让我们把本该昨天就完成的任务拖延到了今天,此刻的我们还在忙着寻找和编织着下一个借口。

拖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从远古以来,我们人类就进化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即远离有害的,趋向有利的。这样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存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固有机制。那么,拖延的产生本质也与这个有关,我们更希望去做简单的快乐的事情,而不去锻炼、学习、干活。

克服拖延症

国外对拖延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有几十载,各路心理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拖延的一个成因——自我接受能力,即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能产生自我肯定。

“在我们将梦想付诸行动的时候,伴随着内心冲突而来的,像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这样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大多数拖延者其实是在害怕他们自己无法在根本上被人接受。虽然为了拖延而批判自己是相当痛苦的,但是相比费劲挣扎但仍然陷于恐惧之境的脆弱以及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痛苦感受而言,自我批判的煎熬或许更容易被接受……这种感受让你并不舒服,但是当你回避自己的感受,你就失去了内心的平衡,你为自己挑选了一条布满情绪地雷的道路,心中始终忐忑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脚踏响地雷。”

——《拖延心理学》

如果你有拖延症,你就知道这些话一点也不是危言耸听。在临近最后底限时拖延,各种焦灼各种挫败各种不安各种担心一起纷至沓来,内心不是一般地冲突。“情绪地雷”这个比喻绝妙无比。相信大家都曾踩过几次“地雷”,就是因为在某件事上的拖延导致全盘的自我否定,是一种很抓狂的心理状态,要过好一阵子才能缓解过来。

对于人生中的大多数梦想而言,只要你每天都留出1个小时去做这件事,你就能最终实现它。每天卖力地奋斗一个小时,一年加起来就是360个小时。这么多时间足够你完成任何工作,也能让你超越自我,拥抱未来。

可以尝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慢慢克服自己的拖延,你会发现时间多了,世界大了,没有焦灼,也没有空虚,一切都更美好。

skdjwz

本期编审:侯豪杰

责任编辑:刘汉宝、杨剑宇、迟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