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七个步骤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

文 / 暖心理
2019-04-09 17:05
心理学家:七个步骤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

心理学家:七个步骤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

七个觉察摆脱你的童年创伤影响。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庭,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近两年来流行的原生家庭影响,更多的是讲,我们现在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由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影响所导致的。长大成人后童年的阴影使我们重复小时候的思维模式,你是否觉察到了呢?

你可以闭眼思考下在久远的童年回忆中,父母做了什么让你感到悲伤、气愤、痛苦和害怕。

在心理学治疗实践中,梦和回忆非常有用,童年早期生活的记忆尤为重要,并且在记忆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原因有二:第一,它包含一个人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基本定位。这是他第一次总结所看到的世界,第一次用某个模糊或清晰的东西来象征自己和约束自己。第二,这是他精神成长的起点,是他为自己谱写的自传的开篇。所以我们常常能在这里找到根源,他感觉自己哪方面有不足和缺陷,他认为理想中的有力量、安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两者之间的落差。

它们重要,只是因为它们被当作了什么,以及它们的解读度现在和未来生活产生了或者会产生何种影响。

心理学家:七个步骤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

下面我们来举几个原初记忆的具体例子,看它们是如何凝结生命的意义的。

“花盆从我手中掉了下来,那一刻我很慌,我知道我一定会收到责骂,即使这是我在帮忙”这个女孩的自传开篇是这样说的,她的童年里要么不是她犯错被误解,要么是无心之举被母亲破口大骂。在她的人生里犯错是不被允许的,在所有人际关系里她都害怕,犯错即代表了不好,不好就会不被喜欢,所以她渐渐的有些讨好所有人,也高估了所有犯错的影响,她字里行间都是害怕与逃避,想逃避责骂,因为这太不舒服了甚至是丢脸的。一次错误就再不会被人喜欢了是她自己定下的结论。

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尿床和常常顶撞母亲被带到了诊所,说自己最早记得“母亲以为我丢了,吓坏了,冲到街上喊我。其实我一直藏在家里的衣柜里。”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和解读这句回忆:“生命的意义在于,惹事以获得关注。获得安全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欺骗。我被冷落,但我可以欺骗他们。母亲对他的紧张不安加强了他对生命的解读,外界的生活充满了危险。只有让别人担心自己,他才是安全的。只有这样才让他肯定,如果自己需要,他们就会来保护自己。

虽然我们的童年生活,或者精神分析眼中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年以后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澄清一点的是:探讨这些,并不是要否定父母的心血,把自己身上的问题责任归结到养育我们的父母身上,而是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负面信念,然后担负起自己人生的责任,调整自己,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只是伤口的轻重程度不等,并且这个小孩一定会在亲密关系的游戏中变出各种戏法来,让你感受到冲突、痛苦。这个时候你不要怪他,不要再继续责骂他,因为这个小孩就是你的一部分。需要先带着悲悯去了解他,看到他,才能慢慢的滋养他、疗愈他。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世界。

我们总是带着伤,在勇敢前行,在前行的路上,也能做一些积极的“自我疗愈”。

所以,下一次,当你受到伤害,可以用以下7个步骤,进行疗愈。

心理学家:七个步骤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

第一步:我受到伤害了。承认自己的感觉。情感就是要流露的。

比如,你被领导批评了,或被伴侣拒绝了,或被朋友误解了,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承认自己受到伤害了。

压抑或否认情绪,和非建设性地表达情绪,都是不好的。

第二步:我的那一部分受到伤害了呢?

这个不用问,当然是我们的“内在儿童”。

第三步:用什么词来描述我受到伤害时的情感是最恰当的呢?

我们承认我们受到了伤害,这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委屈?愤怒?伤心?惭愧?恐惧?

表达出来“我感到……”

第四步:最近又是什么因素触发了这种情感呢?

让我感到受伤的现实场景是什么?

被领导批评了,或被伴侣拒绝了,或被朋友误解了?

……

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这个场景,和小时候的哪个场景很像?

第五步:我的“父母”对我说了些什么?而我的“儿童”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回到那个场景里,很多都是我们的父母和小时候的我们对话的场景,或者也可能是重要的大人和我们对话的场景。

你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那个事件里,那个很”强大“的人,对你说了什么?

你的想法是什么?

感受是什么?

情绪是什么?

第六步:那个孩子做些什么(与以前)不同的事情呢?

你现在长大了,理性上知道,那时候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作为那个弱小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新的选择?

你能不能给这个孩子一些力量,让她能对面前的这个人,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能让这个孩子:

1、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受到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她就会放下,过时的,用扭曲感觉获得需要,的不适宜的方式;学会坦诚表达自己当下此刻,真实的感受。

2、体验到、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的需要是可以被满足的,自己不会被抛弃,不会因为没人爱而死去,她内心容易被触及的“伤痛按钮“就会越来越少。

3.表达真实的感受,而安全又有更深的连结的话,她就会越来越少地拉出自己的”父母自我“与别人战争。

第七步:下一次我能采取什么不同的态度来对待这种事情呢?

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去考虑我们是如何做的,才使我们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会更有力量,有新的选择,去处理好我们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情感。

1、外在:如果外在事件或情境,确实是危险的,是真的会伤害到我的,那我下次可以选择远离。比如,离开一个施虐的伴侣,离开一个充满了指责的领导。

2、内在:我知道是我以前的经历和伤痛,被当下情境触发了,所以,当下情境其实没有那么危险,我不用战斗或逃跑,而是可以选择放松,安心。

3、更建设性的方式沟通:我当下真实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对方真实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这个场景里,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最恰当的?

亲爱的,请记住,你不需要变得完美才能被爱。

点击这里进行疗愈,遇见温暖~心理健康

——参考资料《自卑与超越》《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暖心理签约作者:王大可

为 你 推 荐

“暖心理” app

1、心理杂志:箴言、知识、文章、音频、视频、测试,每日更新健康知识。

2、心理圈圈:人气心理社群,心理困惑,暖友解答,咨询师专业解答。

3、趣味心理:专业催眠师减压音频,文字解梦,专业心理测评。

4、心理咨询:解决心理、情感、人际、情绪困扰

......

更多丰富的内容、有趣的体验等你来挖掘~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一个专业、温暖、有爱的健康平台。

期待在这里我们发现自己,爱自己,成为生命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