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太满则亏”,越接近于自然的教育,对孩子越好
相信大家都懂得“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很多时候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过于迫切,导致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管的太多,“营养过剩”的家庭教育往往导致了与期待相反的结果。
这时家长们可能也很崩溃,看了无数的育儿书籍,听了无数儿童心理学讲座、参加了无数次的亲子活动,为什么还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懂得取舍
我们都处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每天被各种信息充斥着生活。书籍、网站、公众号……这么多可供选择的信息资源,让我们目不暇接。再看教育市场上,与教育相关的书籍,真的是琳琅满目,各种思想、各种声音交汇在一起,就连每天都在刷的朋友圈,也时不时的跳出来一些育儿信息。这些信息固然丰富了家长们的教育知识和理念,但同时也在思想上增加了一定的负担,最后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迷失于海量的信息中。
说到信息全球化,就不得不提到海外的一些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在多年前提出的“素质教育”一词。但是,国外的素质教育和国内的应试教育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外十几人的一个班级和国内动辄五六十人的班级,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遇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身为家长要懂得取舍,用开放的心态,因地制宜的选择对自己孩子最好的方式。
教条主义不可取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家长偶尔也想“偷个懒”,总是盼望能有一套万能理论,让我们不用费心思,就教育出一个完美的孩子。可是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被家长奉为真理的育儿方式,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总是不堪一击。比如,书上说面对孩子的不讲道理,我们一定要耐心,换一种孩子接受的方式继续沟通,书上接下来的桥段是,孩子立刻接纳了父母的意见。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这样去做了,孩子还是固执己见,甚至号啕大哭。这时候家长的心理一定崩溃的想到: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技巧,而要学会如何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懂孩子的需求,从而解决生活中那些琐碎的问题。这世界上不存在能开所有锁的一把钥匙。家长也不要不切实际的盼望能有一套唯一真理,来帮助你教育孩子。
学以致用
不论吸收了多少有用的教育知识,只有我们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好的方法。对于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有充分的认知。不要企图揠苗助长。在合理的年龄段,对孩子产生合理的预期,才能够运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而家长也能够在合理的预期之内,放平心态,不再焦虑。
小花今年3年级了,妈妈为了让她能够出口成章,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陪小花背5首古诗。可是没坚持两天,小花和妈妈就都变得疲惫不堪。究其原因,小花妈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没有合理预期,期望值过高。而且对于实行计划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未知,也没有产生合理预判。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意志力能否支撑她坚持每天5篇古诗的背诵。结果自然是家长和孩子全部心力交瘁的放弃了,又觉得有很大的挫败感。其实很多时候,成年人的意志力也未必能支撑自己每天去做同一件事,还坚持到最后。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前期目标设定的容易一些,简单一些,适应了以后再慢慢的增加强度。相信这样,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比较容易坚持下去。
学会不打扰
每个人的特质和个性都是不同的,即使是生养孩子的父母,如果不用心探索,也未必能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已经脱离了最低级的需求:吃、喝、拉、撒。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精神食粮,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未知。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自成一套,拥有他们自己面对世界的方式。这个时候,家长在观察、了解的同时,也一定要学会尊重。
有的孩子背单词喜欢看、读、听,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效率更高。而大部分家长可能都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单词一遍一遍地抄写下来,一定背得更快更牢固。于是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那一套理论强加给孩子,结果把一个本应顺其自然的背诵过程,变成了机械式的重复,孩子觉得枯燥无比,自然不愿意继续。
安心做一名观众
孩子在3岁之后,就会面对处理一些相对复杂的事情。比如,如何能和小朋友愉快的玩耍、如何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如何讨得老师的欢心等等。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面临烦恼和矛盾。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迫不及待的冲出来,一股脑儿的把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告诉给孩子,或者干脆自己去给孩子处理这些问题。殊不知,自己把孩子最好的成长机会给抹杀了。
在孩子遇到烦恼和矛盾的时候,请你耐下性子,做一名合格的观众,不要急于把孩子从困难中“解救”出来。只要是在安全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处理自己的小问题。即使他的处理方式有问题,也不要急于纠正,如果孩子能够立刻发现问题,他会换一种处理方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吃了亏,自己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不会再犯错。孩子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的。
以身作则很重要
如果想收获一个出口成章的孩子,请你首先做一个爱读书的家长;如果想收获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请你首先做一个温暖体贴的家长;如果想收获一个正直善良的孩子,请你首先做一个三观端正的家长……说再多的道理,也不如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想法和观念。耳濡目染中,一个如你一般的孩子,就长大成人了。
虎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一定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虎子的爸爸却总是对虎子的奶奶不耐烦,奶奶多问几句话,爸爸就会说:“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长大后的虎子,在面对父母关心的询问时,也脱口而出:“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起初父母并不理解,为什么从小就教育虎子要尊老爱幼,可到头来还是这个结局。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虎子说出了这句当年自己说出的话,虎子爸爸才明白熏陶的重要性。可惜,为时已晚。
可见,在生活中,说的再多,不如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给孩子信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可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你大声的吼他会得到比较好、比较迅速的效果。可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你会发现,吼叫已经失去了作用。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只能说明家长的懒惰,不肯花时间去总结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尊重和熏陶永远是家长的首要任务。不论你看过了多少教育经典,也要明白最好的教育,永远是温和和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