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18.2万人不是死于压力,而是死于“害怕压力”!

文 / 报刊文摘
2019-03-15 22:22

1

压力到底是什么?

生活中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工作中一次不顺利的任务

学习中达成理想目标的困难

……

焦虑来了

不适来了

因为焦虑,你放弃了刚入职不久的新工作,导火索是两天前你复印的东西少了两页,领导批评了你一顿;因为焦虑,马上就要开考的你鬼使神差地居然打开了游戏,一玩就忘记了时间,直到天昏地暗。

为什么会这样?

领导的批评让你羞耻难堪、大考要背的东西还没背完……面对这些,“辞职了就不用承受了”“先玩会儿游戏再背吧”不过是你为逃离痛苦而开启的逃避模式,毕竟,直面痛苦总是不愉快的。而这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一切,心理学家叫它“心理防御机制”。多数情况下,当事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逃避。

可以这么说,那些我们总是逃避的,其实是让我们害怕的,而让我们害怕的正是让我们痛苦的。

2

压力对我们身体真的有害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用8年时间追踪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研究表明在前一年承受压力较大的人,死亡风险会增加43%。但个情况这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认为压力对自身有害,即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死亡风险也不会提高。且令人惊讶的是,比起那些相信压力有害而自身承受着较小压力的人来说,不相信压力有害反而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这类人死亡风险低。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有超过18.2万人的过早离世并不是因为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

一直以来,我们对压力的看法都是:过大的压力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但其实,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压力本身并不能对我们造成什么致命的影响。

当我们受到压力时,我们的脑垂体会释放一种叫催产素(oxytocin)的压力性激素,来帮助我们对抗压力,让我们的血管保持放松。它是一种天然的消炎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

3

广义上说,每个走在成长这条路上的人都在受苦

“心理防御机制”这个概念由弗洛伊德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他认为,在面对一种想法或感受时,如果我们发现它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从道德的层面上我们无法接受它,我们便会竭力避开它,将它阻挡到意识领域之外的潜意识领域中,不能直接感知。

通俗点说,“究其本质而言,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布尔戈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短小精悍的解释。

他认为,逃避行为本身只是心理防御机制开启时的表现,而防御机制本身无所谓好坏,甚至有些时候,它对我们是必需且有益的。

比如它会以暂时麻痹自我的方式帮助我们挨过失去挚爱的痛苦。但其实我们不可能一直都逃避挚爱逝去的事实,总有一天我们会接收这个事实、面对这种痛苦。

所以说,暂时的逃避为我们争取的其实是一个缓冲和过渡的时间,问题和痛苦我们迟早都要面对。

可一旦防御机制运行过度,便会对我们不利。它会阻止我们去触碰所有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情绪问题。而当我们拒绝接纳自身大部分的情感经历时,我们其实是在消耗自己,同时也在削弱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

4

怎样解决逃避问题?

改变思维模式

真正而持久的思维改变,始于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而后,在遇到问题和痛苦时,及时调整自己,发现事物本身的意义,找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问题。

保持高度的警觉,知道自己一言一行的真实动机是看破自己开启逃避模式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你要辨别什么是干扰因素,并且尽力绕开它们。

现代社会,微信、微博、各类电视节目……我们都在依赖某种形式的消遣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分散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刷微博等方式,我们将注意力从那些不愿了解的事情上移开,用大量的感官噪音掩盖我们的痛苦。

重新选择

真正的变化取决于你在一生中做出的一次次选择。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编排出新的谎言和借口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逃避模式。每当我们说服自己放弃改变时,我们都面临着一次重大选择——相信新的谎言,跌进旧车辙里,或者硬着头皮坚持改变。

常挂在嘴边的减肥,一旦美食当前,不知道多少人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继续自己旧的行为习惯,选择“放弃”显得无比困难。常警告自己要早睡,可时下最“流行”的,是喝着可乐泡枸杞、敷着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

实际意义上的变化总是包含着一连串的选择,尤其是那些会牵动我们心理和情绪起伏的选择。人生,本就是你说了算,是要躲在沉重的防御盔甲里了却此生,还是努力突破常规,破而后立,选择一直就在那里。

斯坦福大学爆款自我认知课!

所谓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压力面前,不逃避、去面对

对生活有一点正面“刚”的勇气

我们终将活成无比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