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底层能力,这几个法则你要知道

文 / 向上生长365
2019-02-19 11:07

时间是生活的坐标系,人从生到死都无法脱离时间的桎梏,处理和时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与时间的关系表现为三种状态:对抗、合作、朋友。

第一种是和时间对抗的紧张状态,表现为时间不够用、生物钟紊乱、没有规划等。典型的场景是:一天忙忙碌碌,理不出头绪,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却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干,缺乏成就感。

第二种是和时间合作的状态,表现为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干任何一项工作时间都能认真的“配合”我们,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完成工作。

第三种是和时间做朋友的状态,这种是人和时间关系最好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种的和时间合作,和时间做朋友,就是人与时间的紧张关系和解,人能自由的支配时间,可以选择和时间相处的方式。这一关系状态的典型场景是:我们先于时间,做出自己的规划,然后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想和时间做朋友,不想时间和自己对抗,而是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时间管理能力就必须掌握和加强。

时间管理能力是人底层的基础能力,因为处理和时间的关系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且,在有限时间实现效率最大化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

那么,该如何管理时间呢?以下几个时间管理法则你应该知道。

时间管理是底层能力,这几个法则你要知道

1:20/80原则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无法回避两个现实问题:一是,时间有限,每天只有24个小时;二是注意力、精力有限,无法全神贯注每一件事。20/80原则则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该如何面对、解决该问题。

20/80原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也称为关键少数原则、不重要多数原则。核心意思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既然20%是重要的,80%是次要的。那么根据合理匹配原则,20%重要的事情应该占据更多的时间,且应该优先处理,而80%次要的事应该投入少的时间,甚至对于不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投入任何时间。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的是,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并提高效率。正确的做法就是:

先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进行排序,拎清楚哪些重要、次重要、不重要,哪些紧急、不紧急,然后分配相应的时间去做。

二八法则已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并被证明科学性。比如,在一个社会,20%的人占据着80%的社会财富;在一个公司,20%的中高层决定着公司的命运和走向。

因此,投入80%的时间在20%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取得80%的成效。

时间管理是底层能力,这几个法则你要知道

2:清单原则

时间管理作为一项底层能力,不应该是一天、一个月的时间规划和管理,而应是长期一以贯之,并不断反馈、迭代的计划。长期做时间管理,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清单原则你应该知道并掌握。

所谓清单原则,就是在时间管理中把要做的事情列出详细的清单,就像工作计划推进表一样,列出包含事情、完成时间节点等详细信息。

清单原则必须遵循两条方法论:

一是清单尽可能的完整、详细、具体,而不是笼统的。比如,列一个月的阅读清单计划,不应该是“一个月要读多少本书,做多少字的读书笔记”这样的空洞计划,而应该是把阅读计划详细到每天哪个时间段、读多少页的书、做多少字的读书笔记。

二是清单不能成为“死清单”沦为一纸文书,而是要不断反馈、调适,更新计划的进度。还是那一个月的读书计划为例列出计划后,每一天的完成情况,都应该在清单里面标注,比如完成度80%;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完成,应该拿出替代方案,比如,今天没有读20页,那么明天必须读40页。另外,计划也不应该是死的,如果完成效果较好,可以调高目标,而如果难度高,就把目标降低一点,这些都以完成清单为目标。

清单原则已经被证明为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的有利工具,也被运用到很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