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见你心中的“怕”,打破它

文 / 心理相先生
2019-02-08 21:26
心理学: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见你心中的“怕”,打破它

每个人的身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免疫系统,用来识别、排除异物,维护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平衡,其实人的心理也一样,它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用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所谓焦虑就是对没有发生之事产生的担忧、心里不舒服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当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触及了心理免疫系统的“防线”时,它就会让我们体验到焦虑这种不舒服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见你心中的“怕”,打破它

那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照见心理免疫系统的这种“防线”,以便让我们少触及它或者改变它,避免让我们不舒服呢?

有,那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提出的心理免疫X光片,心理免疫X光片就像我们拍片子一样,是对我们心理的一种探测方式,它总共有四步,利用这四步,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心理防线,就可以知道我们为什么焦虑,更可以知道我们怕什么,从而有助于我们做出防范或改变,避免体验到不舒服的情绪。

心理学: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见你心中的“怕”,打破它

在介绍心理免疫X光片的四步之前,我先讲述一个我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案例,以便能更好进行接下来的的表述。我有一个来访者,我们暂且称呼她为小A,小A是一所南方高校的研究生,她们导师有一个课题小组,由几个包括她在内的学生组建而成,这个小组会定期开一些课题研讨会,讨论课题的内容,小A她本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但是她总是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她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只要别人有不同意见,她就会保持沉默。时间长了,她在这个小组里就没有多少存在感了,别人也开始忽略她的想法,她为此很难受,希望能有所改变。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心理咨询中的事例来介绍心理免疫X光片的四步。

第一步:找到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用上面的事例来说明,小A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能识别的又是什么呢?在这个事例中不是别的,就是小A希望勇敢的表达自己。

只要小A一表达,她就不好意思,这是她的心理免疫系统的“防线”,只要别人有不同意见,她就保持沉默,这是她做出的应对措施。

所以我们首先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照见小A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表达。

第二步: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那小A做了哪些跟行为目标相反的事呢?

保持沉默,随声附和,故意压低声音,心里面有不同意见,也不好意思表达,最终不了了之。

可是这些行为都是跟目标反着来的啊,她的目标不是勇敢的表达吗?为什么总是做沉默的羔羊呢?

那下面我们就接着看第三步。

第三步:探寻做出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找到这样做的原因很重要。小A为什要做出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我们在咨询室探讨了这个问题,我问她,你要是不沉默,勇敢的表达会怎么样?她说别人可能会笑她的想法太幼稚,她怕和同学有争执,处不好关系,别人会不喜欢她。

到这里我们就不难明白她为什么做出与目标相反的行为了,因为她心里有一个假设。

第四步:找到你心里的假设

小A为什么会做出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因为她心里的假设是:表达不同意见等于引起冲突,很显然表达不同意见不能等同于引起冲突,在一个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分享交流是一个互通有无,集思广益的过程,那小A为什么会这样想,随着咨询的深入,我们知道了,原来这是她在原生家庭中、在她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层面的自我保护模式,这个模式就像一个壳一样,保护了她,让她在幼年时避免受到责罚,变得很合群,可是这个壳现在却限制了她的成长,所以必须打破它。

心理学: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见你心中的“怕”,打破它

回到今天的主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心理防线,还是心理外壳,它都是我们曾经的一种心理保护措施,剪断防线或打破外壳都会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怕”,但是成长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打破、重建、迭代、升级,变得更好吗?

所以请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式,看清你的心理防线或心理外壳,看清你心中的怕,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打破和重建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长,变得更好。

作者心理相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