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有多绝望?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文 / 邦邦科技
2019-02-08 09:24

怀着最大的期待和爱意生下孩子,没想到迎来的却是意料之外的悲伤、无助、内疚和绝望。

这是一个产后抑郁症母亲写下的文字。世上没有绝对地感同身受,只有同样经历过产后抑郁的母亲才能明白这种感觉。

来自云南的陈怡霖,就是明白这种感受的妈妈,乐观开朗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抑郁挂钩。在做完月子后,她开始被抑郁情绪所控制,久久走不出来。

「莫名其妙地哭、发脾气,不明白自己怎么了」;

「没有奶水,照顾不好孩子,充满自责」;

「头发油腻,身材臃肿,肤色不好,厌恶自己」;

「没有朋友,没有工作,丢失自我」;

「老公、公婆都不理解我的抑郁,以为我在矫情」;

「孩子不停地哭,睡不了觉,无尽的折磨」……

陈怡霖一条一条地述说自己当时的苦楚,那是她人生最无助的时刻,感觉身边没有人在帮助自己,没有人能理解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坐在窗边听风都可以坐一整天,她一次次在内心深处拷问自己:「我到底怎么了。」

产后抑郁症有多绝望?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被忽视的「小问题」

有些丈夫说,我老婆生完孩子后,我都变得不认识她了,那个原本很温柔的女人去哪了?

这个温柔的女人正在单枪匹马和「孕激素变化」作斗争。生产前,孕妇的体内激素达到顶峰,有些女性的孕酮值可能会达到170。生产后,孕酮可能降至20~30,这种激素的下降就是发生产后抑郁的生理基础。

如果不了解这种现象,产后妈妈们敏感、脆弱、情绪不稳定,就变成了矫情、敏感、作。

近几年来,因产后抑郁而发生的悲剧不断出现在新闻里,这种被忽视的心理疾病开始被大众所了解。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当中,产后抑郁这事只会发生在头胎,有过生育经验的妈妈能从容地避开或处理它。其不然,二胎妈妈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也越发频繁。

产后抑郁症有多绝望?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解放军第89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央视特约心理专家图南告诉39深呼吸:「造成抑郁症复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场景重现,曾经抑郁过的产妇,又要经历相同的场景,难免会再次陷入抑郁之中。另一个则是心理预期,总觉得自己依然会发生产后抑郁,太过在意这件事,反而受预期行为影响,行为被情绪所支配。」

所以无论妻子第几次生孩子,依然会遇上产后抑郁这个「恶魔」。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数据显示,20%的产后死亡由自杀导致,而抑郁是导致自杀的第一成因。2017年9月,谷雨实验室在《看见产后抑郁:丈夫无法逃避的真相》中提到,目前国内产生抑郁但没有被诊断出来的产妇比例高达60%,而50%被诊断出来的产妇都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产后抑郁症有多绝望?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产后抑郁,这个被忽视的「小问题」关系着每一个怀孕妈妈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生了孩子,丢了信心

每个新手妈妈,都在如履薄冰地走在生产的路上。对于抑郁症,有人提前准备并且预防,有些人则突如其来,猝不及防。有些妈妈能通过自我调整或者家人帮助走出抑郁,有些妈妈则没有那么幸运,只能在痛苦和无奈中苦苦挣扎。

2007年,16岁的李坤坤,兜里揣着400元,坐了两天大巴车来到北京,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第一份工作是美容师,夜里学习美容知识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还曾经累到昏厥,靠着这份韧劲和勤奋,25岁时,已经成为资深美容师。月入3万的她,在北京周边买了房,结了婚,并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院。

本应幸福美满的李坤坤,却在26岁生育后,陷入极度自卑的情绪之中。孩子出生后,湿疹、黄疸、腹泻……她都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有一次,孩子不小心从床下摔下来,婆婆说她连个小孩都照顾不好,她更加自责,内心充满负罪感,神经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甚至宝宝打个喷嚏,都担心会不会出了毛病。极度焦虑的她常常因为小事和丈夫发脾气,和家人、丈夫的关系一度很糟。

她内心的骄傲、自信,统统不见了,这种糟糕的感觉,维持了4个多月,直到开始上班才有所好转。提起那段日子,她说道:「以前最穷的时候,兜里只有3块钱,那时候都没对生活绝望过,刚生完孩子的那段日子,我真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来自家人的拯救

产妇和老公提前了解产后抑郁,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后的焦虑和紧张。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的一份数据调查显示:在患有产后抑郁症状的人群中,有超过10%的人如照料不周会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

霍思燕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的产后抑郁。生完孩子后的第二天,她爸来病房看她,等爸爸走后她就开始狂哭,觉得爸爸只看孩子不看她。

后来老公杜江提醒她:你现在的孕激素在急剧下降,所以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敏感是源自身体变化。

同样是娱乐圈的何洁,她就没有这样一个老公。产后的她,对自己不自信。总感觉老公赫子铭不够关注她,可能会不爱外表变得又丑又胖的她。所以经常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之类的,而老公的回答是却是:「你猜」。

霍思燕走出了抑郁,和老公杜江成为娱乐圈的模范夫妻,每次一家三口出现在荧屏前都让人觉得无比幸福。何洁和老公赫子铭的关系越来越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办法继续前行,还想过自杀,最后两人的感情以离婚收场。

同样的产后抑郁,不一样的老公,造成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陈怡霖就感觉自己经历了「丧偶式」坐月子,无数次觉得委屈,无数次想离婚。「明明是两个人的孩子,为什么发生改变的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为什么深夜里喂奶的是我,老公却在呼呼大睡?为什么深夜里,换尿不湿的还是我?孩子不停地哭闹,我想喊醒老公一起照顾小孩,他却生气。婆婆也总是不能理解我的情绪变化,种种事情堆积在一起,都让我面临奔溃。」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刘晓巍告诉39深呼吸:「生完孩子后的女性特别脆弱,这个关键期,丈夫一定要关心妻子,理解她的种种变化,提供有效性支持。陪伴并不仅仅是你在她身边,而是跟她交流沟通,告诉她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给予妻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刘晓巍主任和她的团队曾经做过一个心理调查,其中有一个部分问「产后,谁照顾你坐月子,会让你更焦虑」?结果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自己的妈妈和婆婆一起伺候月子容易起矛盾,反而让产妇觉得不开心。排第二位的居然是自己的妈妈,由于中国妈妈和自己的孩子界限感不强,没有把孩子当独立个人,让产妇不舒服和不开心。

而丈夫却没出现在答案之中,大多数产妇都没有把丈夫列入到产后人际关系的圈子当中。原因可能有两点,一个是丈夫可能漂浮在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妻子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另一个则是,妻子没有很好地把丈夫拉入育儿和分娩的圈子之中。

通过这个调查结果,再联系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发现,丈夫游离在产后人际关系当中,而婆婆则是产后人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产后抑郁这件事,也需要婆婆的理解。

产后抑郁症有多绝望?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同样是生育过孩子的婆婆,为何却不能理解儿媳的产后情绪?面对这个问题,刘晓巍说道:「两辈人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差异太大,父母辈的人觉得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喂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和老一辈的思想有所差距,也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人的艰苦生活。生孩子让母亲脱离原本光鲜亮丽的生活,失去了社交,失去自我,这种一下从天堂掉下地狱的经历是老一辈的人所不能体会的感受。」

「对于产科医生来说,面对产妇的心理抑郁,很多时候都只能做到聆听,产后抑郁大多和家庭相关,家人的理解和包容对产妇的情绪事关重要,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问题。」刘晓巍如是说。